不同血液净化模式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6-09-26

发布时间:2013-04-26

张志勇, 李明旭, 周春华, 吴晶, 李洪艳
海军总医院肾内科 100048
  目的:比较采用不同 血液净化 模式治疗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对不同病因所致急性肾损伤的适宜透析方式。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至2012年诊治的急性肾损伤患者52例,其中19例采用常规血液透析(HD)模式治疗,17例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16例采用腹膜透析(PD)治疗。HD组患者每周透析3-4次、透析时间12-15h/w;CRRT组患者采用持续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和连续静静脉血液透析(CVVHD)等方法,透析剂量为35-45ml/kg·h,直至病情稳定后停止CRRT治疗;PD组患者每天透析液剂量6-8L,每袋腹膜透析液交换时间为3-4h,夜间干腹或湿腹。观察比较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原发病及诱发AKI病因)、预后(肾功能恢复情况)、透析相关并发症、生存率、透析治疗时间、医疗费用等。实验数据以 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构成及诱发AKI病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患者在预后、透析并发症、医疗费用等方面均优于HD组、CRRT组患者,但在透析时间上又均长于HD组、CRRT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RT组患者在生存率及医疗费用方面均高于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透析并发症和所用透析时间方面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CRRT与PD治疗AKI疗效确切,但PD在减少透析并发症、降低医疗费用、有利于肾功能恢复等方面更具优势,应根据诱发AKI的病因选择适合的 血液净化 治疗方式。

——摘自“中华医学会 肾脏病 学分会 2013 年血液净化论坛”大会发言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