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多发伤患者行血浆吸附治疗1例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4-02-14 1 临床资料
主诉:因“高处坠落致全身多处伤1+天”于2013-7-14由外院转入重庆急救中心医院。
现病史:1+天前,患者从4楼高处坠落,昏迷伴右侧大腿活动性出血,初步评估伤情“头、胸、腹、骨盆及四肢”严重多发伤。
在当地医院紧急复苏抢救,生命征不稳定,血压测不出——创伤失血性休克,经医院创伤科医师会诊行剖腹探查见腹膜后巨大血肿,术中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输血(RBC悬液)约4000ml。
查体:体温(T) 36.5℃ ,心率(P) 150次/分,呼吸频率(R )23次/分(呼吸机支持通气),血压(BP) 139/88mmHg(血管活性药物),意识中-深昏迷,右侧眼睑青紫,巩膜稍黄染,球结膜水肿明显,左侧瞳孔3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2mm,对光反射灵敏。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双侧胸壁分别放置胸引管,可见血性液体引出。右下肺呼吸音稍减低,可闻及散在痰鸣音。P150次/分,律齐,未闻及明确心脏杂音。腹部伤口未见明显渗血渗液,腹腔引流管可见淡血性液体引出。双下肢、会阴部水肿明显,骨盆畸形、右侧大腿肿胀畸形,已行清创缝合及胫骨牵引。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WBC) 6.87×(10的9次方)/L,红细胞(RBC) 2.30×(10的12次方)/L,红细胞比容(Hct)0.205,血红蛋白(Hgb)74g/L,血小板(PLT) 21×10(10的9次方)/L。
凝血象: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37s,凝血酶原时间(PT)15.3s,凝血酶时间(TT)14.7s,纤维蛋白原(Fbg)4.03g/L
肝肾功:尿素氮(Bun) 6.71mmol/L,血肌酐(Cr)69.7umol/L;白蛋白(ALB) 25.1g/L,谷丙转氨酶(ALT)47U/L,谷草转氨酶(AST)115U/L,总胆红素(TBil) 109umol/L,尿酸(UB)39.8umol/L,直接胆红素(DBil)l 44.2umol/L,δ-Bil(δ-胆红素)25umol/L,碱性磷酸酶(ALP)46U/L,谷氨酰转肽酶(GGT)23U/L
诊断:严重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
(1)重型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左额叶、右小脑、胼胝体压部);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发脑干伤;蛛网膜下腔出血;(2)闭合性胸部损伤: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双侧血胸,双肺挫伤伴双下肺膨胀不全,纵膈气肿伴少量积血,心肌钝挫伤;(3)后腹膜血肿,肝周积血,双肾挫伤;(4)右耻骨下支骨折;(5)右股骨开放性骨折;(6)腰椎骨折(L1椎体、L1-4横突);(7)右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
入院后治疗方案:
(1)继续复苏(RBC悬液、PLT、ALB)及生命支持
(2)止血(氨甲环酸+卡洛磺钠 ×2d)
(3)镇痛(舒芬太尼)
(4)促醒、脑保护(纳洛酮+醒脑静+比拉西坦+依达拉奉)
(5)护胃、保肝(兰索拉唑、阿托莫兰+多烯磷脂酰胆碱 )
(6)抗感染(头孢替安)
(7)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卡文”静脉营养支持
调整治疗:
(8)阿托莫兰+门冬氨酸鸟氨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前列地尔
(9)停用醒脑静、吡拉西坦、依达拉奉等药物
(10)
血液净化
:健帆
BS330
血浆吸附治疗4次
病情转归:
后续治疗:
(1)继续药物退黄治疗,黄疸指标持续改善并基本恢复正常。
(2)8.9.全麻下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3)顺利脱机,生命体征平稳,8月12日转往创伤科继续康复治疗。
2 讨论
患者诊断为严重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在生命支持复苏、止血、镇痛、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吸附4次,使患者胆红素下降明显,降低TBil35%-45%,降低DBil超过50%,对患者Hgb及PLT影响不大。说明血浆吸附的治疗方式对该类多发伤患者的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下降作用,能改善黄疸相关症状,且相对安全。
1 临床资料
主诉:因“高处坠落致全身多处伤1+天”于2013-7-14由外院转入重庆急救中心医院。
现病史:1+天前,患者从4楼高处坠落,昏迷伴右侧大腿活动性出血,初步评估伤情“头、胸、腹、骨盆及四肢”严重多发伤。
在当地医院紧急复苏抢救,生命征不稳定,血压测不出——创伤失血性休克,经医院创伤科医师会诊行剖腹探查见腹膜后巨大血肿,术中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输血(RBC悬液)约4000ml。
查体:体温(T) 36.5℃ ,心率(P) 150次/分,呼吸频率(R )23次/分(呼吸机支持通气),血压(BP) 139/88mmHg(血管活性药物),意识中-深昏迷,右侧眼睑青紫,巩膜稍黄染,球结膜水肿明显,左侧瞳孔3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瞳孔2mm,对光反射灵敏。胸廓挤压试验阳性,双侧胸壁分别放置胸引管,可见血性液体引出。右下肺呼吸音稍减低,可闻及散在痰鸣音。P150次/分,律齐,未闻及明确心脏杂音。腹部伤口未见明显渗血渗液,腹腔引流管可见淡血性液体引出。双下肢、会阴部水肿明显,骨盆畸形、右侧大腿肿胀畸形,已行清创缝合及胫骨牵引。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WBC) 6.87×(10的9次方)/L,红细胞(RBC) 2.30×(10的12次方)/L,红细胞比容(Hct)0.205,血红蛋白(Hgb)74g/L,血小板(PLT) 21×10(10的9次方)/L。
凝血象: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37s,凝血酶原时间(PT)15.3s,凝血酶时间(TT)14.7s,纤维蛋白原(Fbg)4.03g/L
肝肾功:尿素氮(Bun) 6.71mmol/L,血肌酐(Cr)69.7umol/L;白蛋白(ALB) 25.1g/L,谷丙转氨酶(ALT)47U/L,谷草转氨酶(AST)115U/L,总胆红素(TBil) 109umol/L,尿酸(UB)39.8umol/L,直接胆红素(DBil)l 44.2umol/L,δ-Bil(δ-胆红素)25umol/L,碱性磷酸酶(ALP)46U/L,谷氨酰转肽酶(GGT)23U/L
诊断:严重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
(1)重型颅脑损伤:脑挫裂伤(左额叶、右小脑、胼胝体压部);弥漫性轴索损伤、原发脑干伤;蛛网膜下腔出血;(2)闭合性胸部损伤:双侧多发性肋骨骨折,双侧血胸,双肺挫伤伴双下肺膨胀不全,纵膈气肿伴少量积血,心肌钝挫伤;(3)后腹膜血肿,肝周积血,双肾挫伤;(4)右耻骨下支骨折;(5)右股骨开放性骨折;(6)腰椎骨折(L1椎体、L1-4横突);(7)右尺骨鹰嘴撕脱性骨折
入院后治疗方案:
(1)继续复苏(RBC悬液、PLT、ALB)及生命支持
(2)止血(氨甲环酸+卡洛磺钠 ×2d)
(3)镇痛(舒芬太尼)
(4)促醒、脑保护(纳洛酮+醒脑静+比拉西坦+依达拉奉)
(5)护胃、保肝(兰索拉唑、阿托莫兰+多烯磷脂酰胆碱 )
(6)抗感染(头孢替安)
(7)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卡文”静脉营养支持
调整治疗:
(8)阿托莫兰+门冬氨酸鸟氨酸+腺苷蛋氨酸(思美泰)+前列地尔
(9)停用醒脑静、吡拉西坦、依达拉奉等药物
(10)
血液净化
:健帆
BS330
血浆吸附治疗4次
病情转归:
后续治疗:
(1)继续药物退黄治疗,黄疸指标持续改善并基本恢复正常。
(2)8.9.全麻下行右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3)顺利脱机,生命体征平稳,8月12日转往创伤科继续康复治疗。
2 讨论
患者诊断为严重多发伤、创伤失血性休克,在生命支持复苏、止血、镇痛、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吸附4次,使患者胆红素下降明显,降低TBil35%-45%,降低DBil超过50%,对患者Hgb及PLT影响不大。说明血浆吸附的治疗方式对该类多发伤患者的高胆红素血症有较好的下降作用,能改善黄疸相关症状,且相对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