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识必读:横纹肌溶解重症血液吸附国际共识

发布时间:2024-09-04

共识背景:由来自6个欧洲国家的国际专家组成的“横纹肌溶解血液吸附工作组 (HRTF)” 制定了关于使用血液吸附清除肌红蛋白的最佳实践共识声明,于2024年7 月31日发表在了《BMC Nephrology》。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olysis)是一种由肌肉广泛坏死引发的综合征,其特征是肌肉坏死后释放大量肌酸激酶(CK)和肌红蛋白进入血液循环。这些物质在体内的积累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急性肾损伤(AKI)。

为了有效管理横纹肌溶解症,特别是减少循环中肌红蛋白的水平,Hemoadsorption in Rhabdomyolysis Task Force(HRTF)通过系统性文献检索和德尔菲法(Delphi process)投票,制定了本共识声明。

 

 

 共识要点摘要 

 

1

肌红蛋白与AKI的关系:

肌红蛋白通过多种直接和间接机制导致AKI的发展(强烈共识)。

高浓度的肌红蛋白和CK水平与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密切相关(强烈共识)。

 

2

治疗指征:

当患者血清肌红蛋白水平超过10,000 ng/ml时,应考虑采用体外血液吸附(hemoadsorption, HA)来清除肌红蛋白(共识)。

如果无法测量肌红蛋白水平,则可根据临床表现和CK水平来指示血液吸附(共识)。

 

3

治疗时机:

理想情况下,血液吸附应在患者入院后24小时内开始(共识)。

如果出现严重横纹肌溶解症,应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启动血液吸附治疗(多数同意)。

 

4

治疗持续时间:

血液吸附的灌流器应每8-12小时更换一次,直至肌红蛋白水平降至10,000 ng/ml以下(共识)。

在AKI患者中,血液吸附可以在透析结束前停止,但应持续至肌红蛋白浓度持续低于5000 ng/ml(共识)。

 

5

治疗策略:

常规肾替代疗法(RRT)对肌红蛋白的清除效果不显著,而血液吸附则可以(共识)。

在需要CRRT的情况下,血液吸附可以与CRRT同时进行(共识)。

 

6

结论:

HRTF的共识指出,在严重横纹肌溶解症患者中,血液吸附治疗是可行且安全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循环中肌红蛋白的水平。这一共识为临床实践中横纹肌溶解症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想了解共识的更多内容,

请扫码下载原文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