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人工肝技术在肝移植前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1-24
摘要
51岁男患者,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余年;皮肤发黄、腹胀15天”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7次人工肝(DPMAS,PDF+DPMAS)治疗,患者多项指标明显改善,符合肝移植指征,建议转院肝移植治疗。
1
临床资料
主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余年;皮肤发黄、腹胀15天
现病史
患者男,51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余年,1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皮肤发黄伴瘙痒,尿黄如茶,腹胀,无压痛、反跳痛,无呕心呕吐,无上吐下泻,2017年6月15日遂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查血提示:ALT 973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029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 297U/L,碱性磷酸酶 128U/L,白蛋白 32.12g/L,总胆红素 510.16μmol/L。予以恩替卡韦1片qd抗病毒治疗,血浆支持治疗同时护肝降酶,改善肝内胆汁淤积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收治。
既往病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已停药半月余,无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肾病等疾病史。
入院检查
查体:T37.1℃,BP:101/65mmHg,P102次/分,R20次/分,慢性病容,神清,精神萎,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皮肤未见淤点淤斑,无肝掌,无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腹壁脂肪厚,剑突下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无浮肿,NS(—)。
辅助检查
肝功能:ALT 973U/L、AST 1029U/L,γ-GT297U/L、AKP128U/L、白蛋白 32.12g/L、TBIL 510.16μmol/L.PT:24.1s;HBV-DNA:2.5*10^6IU/ml,总胆汁酸214mmol/l
肺部CT:1、右肺下叶少许纤维灶 2、主动脉硬化双侧胸膜增厚,心膈角淋巴结稍增大
腹部超声:1、符合肝硬化表现 2、胆囊壁水肿 3、脾稍大 4、腹水。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浆氨测定血氨 77μmol/L;AFP221.3μg/L, 血常规5白细胞 7.5*10^9/L,中性粒细胞% 76.4%,淋巴细胞% 16.1%,血小板 78*10^9/L;PT:26.4s、纤维蛋白原 1.01g/L、D-二聚体 4250.0μg/L; 13 HBVDNA乙肝病毒DNA 5.48×10^6IU/ml。血生化:ALT896U/L、AST 801U/L,γ-GT 103U/L,碱性磷酸酶 190U/L、白蛋白 29.1g/L,TBIL 452.6μmol/L,结合胆红素 311.9μmol/L,间接胆红素 140.7μmol/L;总胆汁酸194mmol/l、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均正常。
肝纤维化五项:层粘连蛋白 312.00μg/L,透明质酸 676.0μg/L,III型前胶原 914.60μg/L,IV型胶原 896.00μg/L,前白蛋白 9mg/L
诊断: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高血压病2级,慢性重症乙肝重叠戊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
治疗经过:继续恩替卡韦1片qd抗乙肝病毒、 “奥美拉唑”护胃,“异甘草酸镁针(天晴甘美)、还原性谷胱甘肽针、腺苷蛋氨酸针、熊去氧胆酸 ”护肝、退黄及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以血浆、人血白蛋白支持治疗。准备行人工肝治疗。
人工肝治疗方案
治疗结果
治疗期间患者各项指标变化趋势见图1-3。
图1.治疗期间患者甲胎蛋白变化
图2. 治疗期间患者ALT、TBiL变化
图3. 治疗期间患者PT变化
2
后续治疗及讨论
本文摘自第一期DPMAS学习班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文豹教授的报告
摘要
51岁男患者,因“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余年;皮肤发黄、腹胀15天”入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行7次人工肝(DPMAS,PDF+DPMAS)治疗,患者多项指标明显改善,符合肝移植指征,建议转院肝移植治疗。
1
临床资料
主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余年;皮肤发黄、腹胀15天
现病史
患者男,51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0余年,1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皮肤发黄伴瘙痒,尿黄如茶,腹胀,无压痛、反跳痛,无呕心呕吐,无上吐下泻,2017年6月15日遂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查血提示:ALT 973U/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1029U/L,γ-谷氨酰基转移酶 297U/L,碱性磷酸酶 128U/L,白蛋白 32.12g/L,总胆红素 510.16μmol/L。予以恩替卡韦1片qd抗病毒治疗,血浆支持治疗同时护肝降酶,改善肝内胆汁淤积治疗效果欠佳,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收治。
既往病史
既往高血压病史,已停药半月余,无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肾病等疾病史。
入院检查
查体:T37.1℃,BP:101/65mmHg,P102次/分,R20次/分,慢性病容,神清,精神萎,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皮肤未见淤点淤斑,无肝掌,无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膨隆,腹壁脂肪厚,剑突下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墨菲氏征阴性,移动性浊音阳性,肾区无叩痛,肠鸣音3次/分,双下肢无浮肿,NS(—)。
辅助检查
肝功能:ALT 973U/L、AST 1029U/L,γ-GT297U/L、AKP128U/L、白蛋白 32.12g/L、TBIL 510.16μmol/L.PT:24.1s;HBV-DNA:2.5*10^6IU/ml,总胆汁酸214mmol/l
肺部CT:1、右肺下叶少许纤维灶 2、主动脉硬化双侧胸膜增厚,心膈角淋巴结稍增大
腹部超声:1、符合肝硬化表现 2、胆囊壁水肿 3、脾稍大 4、腹水。
入院后实验室检查:血浆氨测定血氨 77μmol/L;AFP221.3μg/L, 血常规5白细胞 7.5*10^9/L,中性粒细胞% 76.4%,淋巴细胞% 16.1%,血小板 78*10^9/L;PT:26.4s、纤维蛋白原 1.01g/L、D-二聚体 4250.0μg/L; 13 HBVDNA乙肝病毒DNA 5.48×10^6IU/ml。血生化:ALT896U/L、AST 801U/L,γ-GT 103U/L,碱性磷酸酶 190U/L、白蛋白 29.1g/L,TBIL 452.6μmol/L,结合胆红素 311.9μmol/L,间接胆红素 140.7μmol/L;总胆汁酸194mmol/l、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均正常。
肝纤维化五项:层粘连蛋白 312.00μg/L,透明质酸 676.0μg/L,III型前胶原 914.60μg/L,IV型胶原 896.00μg/L,前白蛋白 9mg/L
诊断: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高血压病2级,慢性重症乙肝重叠戊型肝炎、慢加急性肝衰竭。
治疗经过:继续恩替卡韦1片qd抗乙肝病毒、 “奥美拉唑”护胃,“异甘草酸镁针(天晴甘美)、还原性谷胱甘肽针、腺苷蛋氨酸针、熊去氧胆酸 ”护肝、退黄及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同时予以血浆、人血白蛋白支持治疗。准备行人工肝治疗。
人工肝治疗方案
治疗结果

治疗期间患者各项指标变化趋势见图1-3。

图1.治疗期间患者甲胎蛋白变化
图2. 治疗期间患者ALT、TBiL变化
图3. 治疗期间患者PT变化
2
后续治疗及讨论
本文摘自第一期DPMAS学习班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黄文豹教授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