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多次HA330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胰腺炎1例

发布时间:2017-09-27


摘要


一51岁女患者,进食油腻食物7小时候后出现腹痛,送入东莞某医院,确诊为急性胰腺炎,经常规内科治疗联合5次血液灌流(HA330)治疗后,患者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症状缓解,入院18天后出院。

image001.jpg

1 临床资料

主诉: 进食油腻食物,腹痛7小时。

现病史:患者女性,51岁,因进食油腻食物于入院前7小时出现上腹部持续性疼痛,程度逐渐加重,难以忍受,无放射痛,无发热、头昏、胸闷、胸痛、腹泻、黑便,未作治疗。到门诊就诊,门诊拟“腹痛查因”收住消化内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睡眠差,未进食,大小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减轻。

既往史:患有高血压,糖尿病。

体格检查:

体温36.4℃,呼吸:20次/分,脉搏88次/分,血压178/120mmHg。神志清,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无杂音,左上腹部压痛肝肾区无叩痛,四肢活动自如,肌力正常。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2.3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2%,淋巴细胞百分比9.5%,糖化血红蛋白9.4%,血淀粉酶(干化学法)199U/L,血清脂肪酶测定(干化学法)2361U/L。电解质:钠132.1mmol/L。

诊断:

1. 轻症急性胰腺炎

2. 高脂血症

3. 电解质紊乱

4. 糜烂性胃炎

5. 脂肪肝

6.  高血压病3级

7.  2型糖尿病     


治疗过程:

完善相关检查,常规治疗基础上行5次血液灌流HA330)治疗。

治疗结果:

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症状缓解,入院18天后出院。相关指标的变化见图1-5。

image002.png

图1.甘油三酯变化

image003.png

图2.总胆固醇变化

image004.png

图3.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

image005.png

图4.低密度脂蛋白变化

image006.png

图5.高密度脂蛋白变化

2  讨论

        高脂血症与过度炎症反应、胰腺微循环障碍在急性胰腺炎的病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异常升高是发病的关键因素。对于合并高脂血症的胰腺炎,清除炎症介质、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其治疗的关键。目前常用的血液净化的方式,如HD,CVVH等对血脂的清除能力有限,血浆置换及成分血浆分离对上述物质有较好清除率但也受到血浆来源紧缺的限制。而血液灌流通过吸附树脂相对特异的吸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的降低血脂水平,同时可以吸附大量炎症介质,阻止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