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疗程化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TH和血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7-12
摘要
42岁男患者,9年前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近两年开始联合血液灌流(2次/月),PTH明显下降,从1077pg/ml降至258pg/ml,血磷有所下降,从2.78mmol/l,降至1.50mmol/l,皮肤瘙痒、骨痛等症状明显好转。
01
临床资料
主诉:发现血肌酐高12年,维持性血液透析9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2年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给予护肾、降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治疗,血肌酐缓慢升高,于9年前诊断为“慢性肾衰竭CKD5期”,在泰兴市人民医院开始规律性透析,3次/周,并于2年前开始联合血液灌流治疗2次/月,至今。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2年,收缩压最高达180mmHg,口服降血压药物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血压控制欠佳。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及密切接触式。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诊断:
1.慢性肾衰竭CKD5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高血压
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2.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经过:维持使用降压药,规律血液透析3次/周,血液灌流治疗2次/月,同时定期监测iPTH、血常规、电解质等。
02
治疗结果
治疗期间指标变化情况:
通过两年联合血液灌流治疗(2次/月),PTH明显下降,从1077pg/ml降至258pg/ml,血磷有所下降,从2.78mmol/l,降至1.50mmol/l,皮肤瘙痒、骨痛等症状明显好转。
透析并发症改善情况
高血压:血压从 170-150/100-80mmHg 下降至 135-125/75-80mmHg ;
皮肤瘙痒:明显改善。
其他症状:骨痛症状有所缓解。
0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会发生甲状旁腺的继发性增生,患者分泌过多的PTH,PTH水平增高,进而导致机体钙、磷和骨代谢紊乱和多系统损害等状况。而且PTH会损伤中性粒细胞和B淋巴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力。除此之外,PTH还可以抑制生成红细胞,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情况加重。其是引起慢性肾衰竭患者多脏器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PTH已经被确认为引起尿毒症临床症状的重要毒素物质。由于血液净化材料的不同,不同的血液净化技术对物质的清除有差异,PTH分子量为9000D,普通的透析膜无法清除,即便使用高通量也只是部分清楚,磷的相对分子量为31D,但是在体内与蛋白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普通透析膜对磷的清除同样有限。
HP采用吸附的原理通过非特异性物理吸附及疏水基团的相互作用而有效的清除中大分子物质,包括PTH、血磷等。
该患者在入院后长期规律性血液透析3次/周,近2年开始联合血液灌流2次/月,明显的改善尿毒症症状,降低了PTH、血磷等,从而对CKD-MBD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小梅.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316.
[2]. 阳代春,杨燕玲,肖兵民.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癌痒8例[J].医学信息(西安),2010,23(1):247.
[3]. 许俊福,兰凯,罗群,等.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5卜154.
[4].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甲状旁腺素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31(7):135-136.
相关数据资料
摘要
42岁男患者,9年前开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近两年开始联合血液灌流(2次/月),PTH明显下降,从1077pg/ml降至258pg/ml,血磷有所下降,从2.78mmol/l,降至1.50mmol/l,皮肤瘙痒、骨痛等症状明显好转。
01
临床资料
主诉:发现血肌酐高12年,维持性血液透析9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12年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给予护肾、降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治疗,血肌酐缓慢升高,于9年前诊断为“慢性肾衰竭CKD5期”,在泰兴市人民医院开始规律性透析,3次/周,并于2年前开始联合血液灌流治疗2次/月,至今。
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12年,收缩压最高达180mmHg,口服降血压药物治疗(具体用法用量不详),血压控制欠佳。否认糖尿病、冠心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及密切接触式。否认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诊断:
1.慢性肾衰竭CKD5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高血压
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2.慢性肾小球肾炎
治疗经过:维持使用降压药,规律血液透析3次/周,血液灌流治疗2次/月,同时定期监测iPTH、血常规、电解质等。
02
治疗结果
治疗期间指标变化情况:
通过两年联合血液灌流治疗(2次/月),PTH明显下降,从1077pg/ml降至258pg/ml,血磷有所下降,从2.78mmol/l,降至1.50mmol/l,皮肤瘙痒、骨痛等症状明显好转。
透析并发症改善情况
高血压:血压从 170-150/100-80mmHg 下降至 135-125/75-80mmHg ;
皮肤瘙痒:明显改善。
其他症状:骨痛症状有所缓解。
03
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多会发生甲状旁腺的继发性增生,患者分泌过多的PTH,PTH水平增高,进而导致机体钙、磷和骨代谢紊乱和多系统损害等状况。而且PTH会损伤中性粒细胞和B淋巴细胞,降低机体免疫力。除此之外,PTH还可以抑制生成红细胞,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贫血情况加重。其是引起慢性肾衰竭患者多脏器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PTH已经被确认为引起尿毒症临床症状的重要毒素物质。由于血液净化材料的不同,不同的血液净化技术对物质的清除有差异,PTH分子量为9000D,普通的透析膜无法清除,即便使用高通量也只是部分清楚,磷的相对分子量为31D,但是在体内与蛋白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普通透析膜对磷的清除同样有限。
HP采用吸附的原理通过非特异性物理吸附及疏水基团的相互作用而有效的清除中大分子物质,包括PTH、血磷等。
该患者在入院后长期规律性血液透析3次/周,近2年开始联合血液灌流2次/月,明显的改善尿毒症症状,降低了PTH、血磷等,从而对CKD-MBD防治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小梅.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316.
[2]. 阳代春,杨燕玲,肖兵民.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皮肤癌痒8例[J].医学信息(西安),2010,23(1):247.
[3]. 许俊福,兰凯,罗群,等.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疗效的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2):15卜154.
[4].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甲状旁腺素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7,31(7):135-136.
相关数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