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 多“帆”合作,“净”获新生——DPMAS成功救治新冠合并急性肝衰竭1例

发布时间:2024-07-11

该病例来自于

2023年度“千帆杯”病例大赛总决赛

01

 病情  介绍

患者:张**,男,27岁

主诉:发热5天,无尿3天,加重伴意识不清1天

现病史:患者5天前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咳嗽、咳痰,气喘不适。饮用3罐啤酒后服用布洛芬、安乃近,4天前出现反复恶心、呕吐伴少尿,补液、止吐,效果不佳。3天前当地医院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肝肾功示ALT 4570U/L,AST7030U/L,总胆红素116umol/L,血肌酐544umol/L,持续无尿,考虑急性肝、肾功能衰竭,予CRRT、保肝等治疗。1天前患者病情加重,出现烦躁、嗜睡,后呈浅昏迷,低氧血症,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人工肝及药物等治疗,行CT检查示:双肺感染、盆腔积液。为行肝移植手术就诊于我院。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身体健康,无肝炎、高血压等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无吸烟史,少量饮酒史7年余;父母健在,否认家族中有遗传倾向疾病及传染性疾病

入院查体:T 37.6℃,P 112次/分,R 14次/分,BP 105/56mmHg。浅昏迷,查体不合作。全身皮肤可见散在瘀斑,皮肤、巩膜黄染,球结膜水肿。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mm,对光反射迟钝。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散在湿性啰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肌张力增高,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1)实验室指标:

(2)新冠核酸检查阳性

(3)甲状腺功能、肝病相关自身抗体、肝炎病毒全套、EBV、CMV、风疹病毒IgM、单纯疱疹病毒IgM阴性

(4)影像学检查:

外院CT:双肺感染、盆腔积液; 超声:肝脏未见异常、双肾皮质回声增强、血流稀疏、腹腔积液(少量)。

 

02

 诊治  简介

临床诊断:

1、急性肝衰竭:药物性肝损伤,肝细胞损伤型,急性,RUCAM 7 分(很可能),严重程度 3 级

2、肝性脑病(4级)

3、AKI(3级)

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危重型)

5、脓毒症

6、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枢、呼吸、循环、肝、肾、凝血系统)

 

病情评估:

 

病情发展:

 

诊疗经过:

(一)第一阶段

         1.1治疗方案

 

1.2人工肝模式选择

DPMAS+PE优势:

减少血浆用量,弥补血浆吸附对蛋白质的降低。

1.3治疗结果

 

(二)第二阶段

第15天:午餐进食米粥后恶心、呕吐咖啡色样物,生命体征平稳,Hb 60g/L,输血、止血等,血红蛋白不升55-57,后多次呕吐,暗红色、鲜血性,腹胀排黑便1次。

胃肠减压:625ml血性

输血:RBC:4u,血浆400ml

第16天:凌晨2:00胃镜检查

胃肠减压引流出暗红色血性液

监测Hb:67-56-2URBC-72-56

介入会诊保守

第17天:下午15:20患者再次呕血,量约300ml,胃管回抽大量血凝块,前端堵塞

介入科急诊行介入下腹腔动脉造影,DSA示左膈下动脉分支供应胃小弯侧供血,可见多发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给予栓塞;

Hb:56-输注1.5U RBC -53-输注4U-56-3.5U-81

共输注9URBC,400ml血浆

 

(三)第三阶段

 

(四)第四阶段

 

病理诊断:

1.结合临床病史,首先考虑药物性肝损伤导致的亚急性肝衰竭。

2.结合镜下形态,不除外合并特殊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的胆管损伤可能。

3.肝纤维化评分:S2。

免疫结果:CK7、CK19(示小胆管反应性增生);

特染结果:Masson染色示门管区纤维组织略增生,网状纤维染色示网状支架结构紊乱。

 

治疗结果:

肾功能逐渐恢复:

肺影像学改变:

随访:

 

03

 病例  总结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