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人工肝治疗模式①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3-05-28 自上世纪90年代起,
人工肝
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开始应用于急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经过近20年的应用和发展,挽救了无数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命。其中
吸附技术
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广谱和特异性的吸附作用清除各类毒素,净化内环境,促进肝细胞的再生,疗效确切。吸附治疗模式灵活多样,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不同治疗模式的组合。本手册收集整理了临床常用的几种吸附治疗方案,并收集了相应的病例,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参考。
BS胆红素吸附柱血浆吸附
治疗方案:使用
BS胆红素吸附柱
行血浆吸附,每1~3天一次,3~5次为一疗程。
适用范围:各种疾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肝内胆汁淤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等)。
特点:血浆分离后,分离的血浆通过胆红素吸附柱后再回入人体,特异性吸附胆红素和胆汁酸,疗效确切,迅速改善黄疸症状。
病例:
罗**,女,48岁,因尿黄、腹痛、纳差、乏力5天,眼、皮肤黄3天入院。
查体:
生命征平稳,神情淡漠,精神萎靡,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1.0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5.3%;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148.1U/L,谷草转氨酶2544.1U/L,总胆红素654umol/L,直接胆红素412umol/L,戊肝病毒抗体阳性。
诊断: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
重型肝炎
,
肝性脑病
治疗:对症内科治疗并予疗程化BS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隔日一次,共5次。
病情转归:
实验室指标及病情变化情况(概要)
指标
首次治疗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HP前
HP后
HP前
HP后
HP前
HP后
HP前
HP后
HP前
HP后
ALT(U/L)
2270
2148
87.3
40.1
66.2
30.1
78.7
60.1
-
24.7
AST(U/L)
3940
2544
60.6
34.5
91.2
31.2
110.6
104.4
-
31.7
TBIL(umol/L)
654
392
477.5
290.2
417.2
207.6
341.2
158.6
-
95.6
DBIL(umol/L)
412
223
313
132
281
132.5
259.6
107.7
-
49.7
病情描述
肝昏迷Ⅲ期,黄疸明显,恶心呕吐,腹水
黄疸仍明显,纳差,乏力,腹水
黄疸减轻,神志清醒,恶心,无呕吐
黄疸,神清,食欲差,无腹水
黄疸明显消退,精神好,病情好转
讨论:
该病例诊断为肝细胞性黄疸,特点是高胆红素血症(严重黄疸)并出现肝昏迷症状,尚未并发肾功能衰竭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所以此类病例推荐尽早应用血浆胆红素吸附的治疗模式,尽快控制病情发展。
*病例来源: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
自上世纪90年代起, 人工肝 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开始应用于急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经过近20年的应用和发展,挽救了无数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命。其中 吸附技术 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广谱和特异性的吸附作用清除各类毒素,净化内环境,促进肝细胞的再生,疗效确切。吸附治疗模式灵活多样,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不同治疗模式的组合。本手册收集整理了临床常用的几种吸附治疗方案,并收集了相应的病例,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多的治疗参考。
BS胆红素吸附柱血浆吸附
治疗方案:使用
BS胆红素吸附柱
行血浆吸附,每1~3天一次,3~5次为一疗程。
适用范围:各种疾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肝内胆汁淤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等)。
特点:血浆分离后,分离的血浆通过胆红素吸附柱后再回入人体,特异性吸附胆红素和胆汁酸,疗效确切,迅速改善黄疸症状。
病例:
罗**,女,48岁,因尿黄、腹痛、纳差、乏力5天,眼、皮肤黄3天入院。
查体:
生命征平稳,神情淡漠,精神萎靡,皮肤巩膜深度黄染,腹平软,无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触及,腹部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11.0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65.3%;
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148.1U/L,谷草转氨酶2544.1U/L,总胆红素654umol/L,直接胆红素412umol/L,戊肝病毒抗体阳性。
诊断:病毒性肝炎(戊型),急性
重型肝炎
,
肝性脑病
治疗:对症内科治疗并予疗程化BS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隔日一次,共5次。
病情转归:
实验室指标及病情变化情况(概要)
指标 | 首次治疗 | 第2次 | 第3次 | 第4次 | 第5次 | |||||
HP前 | HP后 | HP前 | HP后 | HP前 | HP后 | HP前 | HP后 | HP前 | HP后 | |
ALT(U/L) | 2270 | 2148 | 87.3 | 40.1 | 66.2 | 30.1 | 78.7 | 60.1 | - | 24.7 |
AST(U/L) | 3940 | 2544 | 60.6 | 34.5 | 91.2 | 31.2 | 110.6 | 104.4 | - | 31.7 |
TBIL(umol/L) | 654 | 392 | 477.5 | 290.2 | 417.2 | 207.6 | 341.2 | 158.6 | - | 95.6 |
DBIL(umol/L) | 412 | 223 | 313 | 132 | 281 | 132.5 | 259.6 | 107.7 | - | 49.7 |
病情描述 | 肝昏迷Ⅲ期,黄疸明显,恶心呕吐,腹水 | 黄疸仍明显,纳差,乏力,腹水 | 黄疸减轻,神志清醒,恶心,无呕吐 | 黄疸,神清,食欲差,无腹水 | 黄疸明显消退,精神好,病情好转 |
讨论:
该病例诊断为肝细胞性黄疸,特点是高胆红素血症(严重黄疸)并出现肝昏迷症状,尚未并发肾功能衰竭及严重水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所以此类病例推荐尽早应用血浆胆红素吸附的治疗模式,尽快控制病情发展。
*病例来源: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