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血液灌流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伴发高脂血症1例
发布时间:2017-01-03
【摘要】一男性31岁患者,腹痛3小时,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三次,患者的血脂水平迅速有效控制,后期集合基础治疗,患者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好转,呼吸功能恢复,各种生化指标有效改善。
1.临床资料
主诉:腹痛
现病史:患者,男性,31岁,因“腹痛3h”于2016.05.31入院,主要位于上腹部,为持续性胀痛,无自行缓解,无它处放射,伴有恶心,无呕吐,无心悸气促,无腹泻,无胸闷胸痛,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既往史:2011年曾患2型糖尿病,曾间断服用二甲双胍片,早晚各一片自诉血糖控制可; 2012年患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治疗后顺利出院,后曾再发1次。
体格检查:
T:36.5℃,P:78次/分,R:16次/分,BP:110/70mmHg,神清,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低,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颈软,颈静脉无怒张,肝颈返流征阴性。腹稍膨隆,腹软,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肝区无叩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弱,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淀粉酶228IU/L↑尿Ams1585.7U/L↑。葡萄糖15.38mmol/L↑总胆固醇9.89mmol/L↑,甘油三酯39.86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6mmol/L,低密度脂蛋白5.15mmol/L。Alb?46.7g/L↑,血气分析(吸氧3分)pH7.39,pCO2:41.4mmHg,PaO2:60.7mmHg,cHCO3st:24.8mmol/L,SO2:90.8%,Hct:43.9%,Lac2.3mmol/L?PaO2/FiO2=60.7/0.33=184<200mmHg,提示呼吸功能障碍
急诊中上腹CT示:胰腺体积增大,密度减低且不均匀,周围间隙增宽模糊,右侧肾前筋膜增厚,脂肪肝。入院时BalthazarCT分级:C-D级Marshall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4分
诊断:
1.重症急性胰腺炎
2.高脂血症
3.呼吸功能障碍
治疗过程:
持续胃肠减压、禁食,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耐信针抑酸护胃及间接抑制胰液分泌,加贝酯抗炎性反应,抗感染,导泻、补液及器官功能支持对症治疗。患者血脂严重偏高,给予血液灌流治疗3次。
治疗结果:
灌流三次后,总胆固醇由9.89mmol/L下降至mmol/L,下降率为58.8%;甘油三酯由39.86mmol/L下降至3.77mmol/L,下降率为9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5.15mmol/L下降至2.26mmol/L,下降率为56.1%;患者经进一步治疗后,逐步恢复,6月10日转出EICU。


2.讨论: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现在已是仅次于胆源性、酒精性之后的急性胰腺炎(AP)常见原因。国外大样本资料表明,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占AP病例的1.3%~3.8%。高脂血症患者特别是高三酰甘油脂(TG)血症中大约有12%~38% 发生AP。[1]所有可引起血TG水平明显升高的均可诱发内源性脂代谢障碍(如家族性脂蛋白酶缺乏或家族性脂蛋白C-II缺乏)酗酒、妊娠、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炎。高脂血症SAP常伴随有肥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而且有复发倾向。此例患者有糖尿并寄出,入院时血糖达到15.38mmol/L,而且曾经两次发病导致SAP,说明该患者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
三酰甘油易发生急性胰腺炎,需要在短时间内降至以下5.65mmol/L以下,可以组织病情进一步发展。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①血黏度增高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胰腺缺血缺氧;②来自胰腺外的脂肪栓塞,血清脂质颗粒聚集栓塞胰腺血管;③胰腺极其周围高浓度的TG被胰脂肪酶水解后产生大量的有礼脂肪酸,超出白蛋白结合能力,产生组织,细胞毒性,损伤胰腺腺泡细胞和小学馆,导致AP放生。[2]机关AP病情轻重与血脂高低有无相关性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一般认为高TG血症会加重病情,且与AP的预后相关。[3]在规范化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上,血甘油三酯值降至5.65mmol/L以下时,可明显减缓HAP病情的发展[4],HA330 树脂血液灌流器是专为危重症病人而设计,采用经独特工艺处理的中性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吸附剂,其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作用和分子间亲和力。 通过HA 树脂强大的吸附作用,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内毒素及炎性介质,改变 炎 症 反 应 过 程, 从 而 有 效 控 制 SIRS、的进展。 主要针对分子量在 5000 至数万道尔顿物质,能吸附 TNF - α、 IL - 1β 等大中分子炎症介质及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类、 抗原抗体复合物和内毒素等。同时HA330树脂其由苯乙烯二乙烯苯高聚形成,具有亲脂疏水特性,能够有效地吸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迅速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本例患者在收治早期就m灌流三次,每日灌流2h,患者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说明很好地控制了急性胰腺炎的转归。(病例来源:太和医院EICU)
附图:

参考文献:
[1]曹锋,李非.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3):100-102
[2]王兴鹏,曾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国际消化杂志,2006,26(4):219-2205.
[3]吴建新,陈源文,罗声政,等.急性胰腺炎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病类型和预后[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1):667-670.
[4]Strate T, Mann O, Kleinhans H, et al.Systemic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bovine hemoglobin significantly reduces mierocierulatory dysfunction i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pnaereatitis in the rat[J].Ann Surg,2003,238(5):765-771.
【摘要】一男性31岁患者,腹痛3小时,入院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液灌流三次,患者的血脂水平迅速有效控制,后期集合基础治疗,患者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好转,呼吸功能恢复,各种生化指标有效改善。
1.临床资料
主诉:腹痛
现病史:患者,男性,31岁,因“腹痛3h”于2016.05.31入院,主要位于上腹部,为持续性胀痛,无自行缓解,无它处放射,伴有恶心,无呕吐,无心悸气促,无腹泻,无胸闷胸痛,无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既往史:2011年曾患2型糖尿病,曾间断服用二甲双胍片,早晚各一片自诉血糖控制可; 2012年患急性胰腺炎,经积极治疗后顺利出院,后曾再发1次。
体格检查:
T:36.5℃,P:78次/分,R:16次/分,BP:110/70mmHg,神清,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未见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低,未及明显干湿性啰音;颈软,颈静脉无怒张,肝颈返流征阴性。腹稍膨隆,腹软,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肝区无叩痛,肝脾肋下未触及,无移动性浊音,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弱,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
血淀粉酶228IU/L↑尿Ams1585.7U/L↑。葡萄糖15.38mmol/L↑总胆固醇9.89mmol/L↑,甘油三酯39.86mmol/L↑高密度脂蛋白0.66mmol/L,低密度脂蛋白5.15mmol/L。Alb?46.7g/L↑,血气分析(吸氧3分)pH7.39,pCO2:41.4mmHg,PaO2:60.7mmHg,cHCO3st:24.8mmol/L,SO2:90.8%,Hct:43.9%,Lac2.3mmol/L?PaO2/FiO2=60.7/0.33=184<200mmHg,提示呼吸功能障碍
急诊中上腹CT示:胰腺体积增大,密度减低且不均匀,周围间隙增宽模糊,右侧肾前筋膜增厚,脂肪肝。入院时BalthazarCT分级:C-D级Marshall评分:3分APACHEⅡ评分:4分
诊断:
1.重症急性胰腺炎
2.高脂血症
3.呼吸功能障碍
治疗过程:
持续胃肠减压、禁食,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耐信针抑酸护胃及间接抑制胰液分泌,加贝酯抗炎性反应,抗感染,导泻、补液及器官功能支持对症治疗。患者血脂严重偏高,给予血液灌流治疗3次。
治疗结果:
灌流三次后,总胆固醇由9.89mmol/L下降至mmol/L,下降率为58.8%;甘油三酯由39.86mmol/L下降至3.77mmol/L,下降率为9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5.15mmol/L下降至2.26mmol/L,下降率为56.1%;患者经进一步治疗后,逐步恢复,6月10日转出EICU。
2.讨论: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发病率近年有明显增高趋势,现在已是仅次于胆源性、酒精性之后的急性胰腺炎(AP)常见原因。国外大样本资料表明,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占AP病例的1.3%~3.8%。高脂血症患者特别是高三酰甘油脂(TG)血症中大约有12%~38% 发生AP。[1]所有可引起血TG水平明显升高的均可诱发内源性脂代谢障碍(如家族性脂蛋白酶缺乏或家族性脂蛋白C-II缺乏)酗酒、妊娠、肥胖、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肾炎。高脂血症SAP常伴随有肥胖,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而且有复发倾向。此例患者有糖尿并寄出,入院时血糖达到15.38mmol/L,而且曾经两次发病导致SAP,说明该患者糖尿病未得到有效控制。
三酰甘油易发生急性胰腺炎,需要在短时间内降至以下5.65mmol/L以下,可以组织病情进一步发展。国内外研究普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①血黏度增高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胰腺缺血缺氧;②来自胰腺外的脂肪栓塞,血清脂质颗粒聚集栓塞胰腺血管;③胰腺极其周围高浓度的TG被胰脂肪酶水解后产生大量的有礼脂肪酸,超出白蛋白结合能力,产生组织,细胞毒性,损伤胰腺腺泡细胞和小学馆,导致AP放生。[2]机关AP病情轻重与血脂高低有无相关性仍然存在争议,但是一般认为高TG血症会加重病情,且与AP的预后相关。[3]在规范化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基础上,血甘油三酯值降至5.65mmol/L以下时,可明显减缓HAP病情的发展[4],HA330 树脂血液灌流器是专为危重症病人而设计,采用经独特工艺处理的中性大孔吸附树脂作为吸附剂,其吸附能力主要取决于三维网状结构的分子筛作用和分子间亲和力。 通过HA 树脂强大的吸附作用,清除患者血液中的内毒素及炎性介质,改变 炎 症 反 应 过 程, 从 而 有 效 控 制 SIRS、的进展。 主要针对分子量在 5000 至数万道尔顿物质,能吸附 TNF - α、 IL - 1β 等大中分子炎症介质及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类、 抗原抗体复合物和内毒素等。同时HA330树脂其由苯乙烯二乙烯苯高聚形成,具有亲脂疏水特性,能够有效地吸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迅速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本例患者在收治早期就m灌流三次,每日灌流2h,患者血脂水平得到有效控制,说明很好地控制了急性胰腺炎的转归。(病例来源:太和医院EICU)
附图:
参考文献:
[1]曹锋,李非.高脂血症重症急性胰腺炎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3):100-102
[2]王兴鹏,曾悦..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研究现状[J].国际消化杂志,2006,26(4):219-2205.
[3]吴建新,陈源文,罗声政,等.急性胰腺炎合并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发病类型和预后[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1):667-670.
[4]Strate T, Mann O, Kleinhans H, et al.Systemic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bovine hemoglobin significantly reduces mierocierulatory dysfunction in experimentally induced pnaereatitis in the rat[J].Ann Surg,2003,238(5):765-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