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DX-10血液净化机进行血浆吸附治疗一例早中期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的报道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4-07-24

1 临床资料
【患者病情】
   主诉:患者男性,20岁,乏力、纳差20天,巩膜黄染10余天,被收入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现病史:患者自述在入院前20余天感冒后出现乏力、纳差。间断恶心,无腹胀、腹痛、呕吐、心慌、腹泻等不适,后自服“藿香正气丸”后纳差、恶心有所改善,但10余天前患者出现巩膜黄染、乏力纳差加重等情况,速到积石山县人民医院就诊,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乙肝”,给予保肝,退黄等治疗,患者乏力稍有改善,但黄疸进行性加重,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故来我院,门诊以“病毒性肝炎乙肝”收住我科,此次发病以来患者大便正常、小便色黄,睡眠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
【检查情况】
   查体: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主体位,神志清楚,查体合作。体温(T)36.7℃,心率(P)70/分,血压(BP) 120/60mmHg。
   实验室检查:谷丙转氨酶(ALT) 270 IU/L↑,谷草转氨酶(AST) 129IU/L↑,总胆红素 (TBIL) 297.0 umol/L↑,直接胆红素(DBIL) 147.9 umol/L↑,间接胆红素(IBIL) 149.1umol/L↑。
【诊疗情况】
   诊断:病毒性肝炎乙肝慢性重度
   治疗方案:内科治疗+ 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BS330)
    治疗效果:患者因肝细胞重度损伤,6月2日总胆红素超过400μmol/L,综合治疗后6月4日总胆红素基本稳定在300μmol/L左右,当天检测值为297.0μmol/L,6月5日进行第一次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治疗后患者黄疸消褪明显,总胆红素(TBIL)降至181.3μmol/L,一次吸附治疗下降率达到39%。



2讨论
   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度乙型患者由于肝细胞大量受损坏死可使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致体内胆红素、胆汁酸、血氨等物质增加。高胆红素是一种内源性毒素,可导致心、脑、肾等多脏器损害,严重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治疗除保肝退黄,保护肝细胞功能外,尚需尽快清除血清中过多胆红素,减少胆红素对重要脏器组织细胞的毒害是临床综合治疗上的重要措施。
   本次病例治疗后经验总结:①人工肝治疗的最佳时期是肝衰竭早中期,胆红素在200~500umol/L治疗效果较好,对于重症患者建议连续反复多次进行人工肝替代疗法,治疗次数:每周3~5次。②对于单纯的胆红素升高,如:胆汁淤积、梗阻、胆道阻塞造成的胆红素升高,可用血浆吸附治疗,而对于乙肝肝衰竭、伴有肝性脑病及炎性介质的重症患者则可考虑采用集成化人工肝治疗模式,例如采用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DPMAS): BS330胆红素吸附 联合 HA330-Ⅱ 炎症因子吸附,治疗效果更佳。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