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急!凝血了怎么办?心有“凝”析一点通!
发布时间:2024-08-05

在血液净化治疗中,造成治疗中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凝血,不仅造成患者血液丢失,还会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增加医护工作量,更有甚者,还会引起护患纠纷。由于凝血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凝血,几乎是不可逆的,因此,做好凝血的预防工作,是血液净化中重要的一环。
01
凝血风险因素—患者篇
血管通路: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也是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血流量不足导致频繁停泵或血流量过慢都是凝血重要因素。
具体原因分析:①患者血管扩张差、狭窄等;②深静脉导管内血栓形成、蛋白鞘形成、贴壁、打折等。


高凝状态:指患者由于血中促聚集的和促凝因子均增加,而抗聚集、抗凝和纤溶机制受损,以及静脉瘀血,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血液浓缩,血液黏滞度增加,激素和利尿剂的使用等原因引起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高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的明显上升等现象,最终使得蛋白C和蛋白S水平正常或增高,但是其活性降低,从而产生了高凝状态。
具体原因:①低蛋白血症:ALB<35g/L;②高脂血症:总胆固醇(TC)≥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mmol/L;甘油三酯(TG)≥2.3mmol/L;③高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亢进、糖尿病、超滤量大;④服用激素、利尿剂、毒物等。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02
凝血风险因素—抗凝篇
在血液净化过程中,抗凝应用大体分为三个环节:预冲肝素化、首剂全身肝素化、维持体外肝素化,根据不同的抗凝剂类型略有差异,这里不做特殊说明。抗凝剂量不足是引起凝血的直接因素之一,临床中要做到避免“统一化”抗凝,在安全范围内,针对不同患者、不同治疗做相应调整,针对不同治疗模式各类共识指南也有相应剂量推荐。
此处以HD+HA治疗为例——普通肝素抗凝:推荐首剂量为0.5-1.0mg/kg(62.5-125u/kg),推荐维持剂量为10-20mg/h(1250-2500u/h);低分子肝素推荐首剂量为60-80IU/kg,无需追加剂量;甲磺酸萘莫司他:萘莫司他溶液预冲,维持剂量30-50mg/h,初始计量推荐45mg/h。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03
凝血风险因素—护理篇
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规范护理操作可有效降低凝血发生可能。
治疗前:①未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2021版)推荐流速及预冲量对耗材进行规范化预冲,循环管路气体残留;②未进行血管通路评估,或穿刺部位不佳导致血流量不足;③抗凝剂给药不准确,参数设置错误。
治疗中:①处理报警不熟练,停泵时间过长;②操作不当导致停泵;③未按时巡视发现凝血先兆。
04
凝血风险因素—其它篇
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差会导致凝血系统激活从而引发凝血,与个体化差异和耗材材质有一定关系。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造成治疗中断等。

数
据
来
源


在血液净化治疗中,造成治疗中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凝血,不仅造成患者血液丢失,还会影响整体治疗效果,增加医护工作量,更有甚者,还会引起护患纠纷。由于凝血的特殊性,一旦发生凝血,几乎是不可逆的,因此,做好凝血的预防工作,是血液净化中重要的一环。
01
凝血风险因素—患者篇
血管通路:血管通路是患者的生命线,也是血液净化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血流量不足导致频繁停泵或血流量过慢都是凝血重要因素。
具体原因分析:①患者血管扩张差、狭窄等;②深静脉导管内血栓形成、蛋白鞘形成、贴壁、打折等。


高凝状态:指患者由于血中促聚集的和促凝因子均增加,而抗聚集、抗凝和纤溶机制受损,以及静脉瘀血,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血液浓缩,血液黏滞度增加,激素和利尿剂的使用等原因引起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增高和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含量的明显上升等现象,最终使得蛋白C和蛋白S水平正常或增高,但是其活性降低,从而产生了高凝状态。
具体原因:①低蛋白血症:ALB<35g/L;②高脂血症:总胆固醇(TC)≥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mmol/L;甘油三酯(TG)≥2.3mmol/L;③高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亢进、糖尿病、超滤量大;④服用激素、利尿剂、毒物等。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02
凝血风险因素—抗凝篇
在血液净化过程中,抗凝应用大体分为三个环节:预冲肝素化、首剂全身肝素化、维持体外肝素化,根据不同的抗凝剂类型略有差异,这里不做特殊说明。抗凝剂量不足是引起凝血的直接因素之一,临床中要做到避免“统一化”抗凝,在安全范围内,针对不同患者、不同治疗做相应调整,针对不同治疗模式各类共识指南也有相应剂量推荐。
此处以HD+HA治疗为例——普通肝素抗凝:推荐首剂量为0.5-1.0mg/kg(62.5-125u/kg),推荐维持剂量为10-20mg/h(1250-2500u/h);低分子肝素推荐首剂量为60-80IU/kg,无需追加剂量;甲磺酸萘莫司他:萘莫司他溶液预冲,维持剂量30-50mg/h,初始计量推荐45mg/h。


(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03
凝血风险因素—护理篇
在血液净化治疗过程中,规范护理操作可有效降低凝血发生可能。
治疗前:①未按照《血液净化标准操作流程》(2021版)推荐流速及预冲量对耗材进行规范化预冲,循环管路气体残留;②未进行血管通路评估,或穿刺部位不佳导致血流量不足;③抗凝剂给药不准确,参数设置错误。
治疗中:①处理报警不熟练,停泵时间过长;②操作不当导致停泵;③未按时巡视发现凝血先兆。
04
凝血风险因素—其它篇
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差会导致凝血系统激活从而引发凝血,与个体化差异和耗材材质有一定关系。
设备故障:设备故障造成治疗中断等。

数
据
来
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