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治疗的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6-07-05
【摘要】百草枯是我国农村应用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属剧毒农药,中毒后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最主要的是肺、肾损伤,早期为急性肺损伤,逐渐演变成肺纤维化。在治疗上,
百草枯中毒
没有特效解毒剂,治愈困难,病死率极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给予早期及时清除毒物、药物联合应用及
血液净化疗法
(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等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该文主要对百草枯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中毒机制及临床救治方法予以综述。
【关键词】急性
百草枯中毒
;
血液灌流
; 血液透析; 药物治疗; 肺损伤
1、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对皮肤污染中毒者,立即脱去衣服,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受污染的皮肤。对眼部污染中毒者,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时间应≥15 min。
对口服中毒者,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常规的洗胃、导泻,具有针对性的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抗自由基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以及后期的肺移植等。早期清水或碳酸氢钠洗胃,可清除胃内残留的百草枯;口服蒙脱石类白陶土,可以牢固吸附百草枯,另外配合口服硫酸镁及甘露醇导泻,可尽量减少胃肠道对百草枯的吸收。在白陶土不易获得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黏土稀释灌服等。在洗胃结束时,可用特殊导泻法来提高胃肠道内药物的排出,所谓特殊导泻就是在洗胃的基础上,立即给予思密达(蒙脱石粉)18g稀释于20%的甘露醇150~250mL和25%硫酸镁40mL中饮用,6h一次,见到粪便中有糊状思密达后,再饮用导泻剂1~2次为止[16]。以上措施在中毒后4~6h内进行效果较好,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百草枯在胃肠道内的残留量,减少百草枯吸收入血。由于百草枯在碱性环境下不稳定,可以应用碳酸氢钠灌肠来减少其吸收。
2、
血液净化疗法
Dinis-oliveira 等认为,
血液灌流
是目前体外清除血液中毒物比较有效的方法。
血液灌流
和血液透析是目前常见的血液净化手段。
血液灌流
和血液透析都可以清除血液中的百草枯,但
血液灌流
对百草枯的清除率较血液透析高,为血液透析清除率的5~7倍,一般将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经过长期的循证医学研究发现,
血液灌流
是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措施之一。
血液灌流
的吸附剂可与血浆蛋白竞争毒性药物并将其吸附,从而将百草枯从血液中有效清除。血液透析按水溶性毒物的浓度梯度来清除体内毒物,同时可通过超滤脱水。
血液灌流
联合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
百草枯中毒
者的病死率,使用方法为每日1次,每次2h。因为
灌流器
吸附毒物一般于3h后趋于饱和,所以3h后必须更换新的
灌流器
,因此传统上每日行1次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但时间一般控制在2~3h。
连续性
血液净化技术
已经在危重患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较高溶质清除率的特点,不仅可通过纠正患者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液体平衡及氮质血症来改善肺水肿和肾功能;还可以通过诸如清除补体成分、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及细胞因子等方法来改善因
MODS
或者全身性感染引起的炎性介质及内环境的紊乱,继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对出现
MODS
的患者治疗有更重要的意义[24]。有研究者在治疗
百草枯中毒
时使用
血液灌流
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首次净化时间为3~5h,后改为连续床旁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10h,每日1次,与传统2~3h的
血液净化
法相比,尤其对口服较大剂量的重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3、药物治疗
目前大多数急诊医学专家认为,药物治疗仍是急性
百草枯中毒
治疗研究的热点,如糖皮质激素、还原型谷胱甘肽、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山莨菪碱等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
急性
百草枯中毒
致肺损伤目前仍没有一种特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在综合研究其发病机制的基础上对治疗不断地探讨、寻求更有效的方法。尽早清除血液中的百草枯,可阻止其向组织器官的分布,减轻组织器官的损害。同时给予抗自由基药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等药物,保护肝、肾功能,降低
MODS
的发生率,阻止肺纤维化的发展,为脏器功能支持和肺移植治疗赢得时间,延缓死亡时间,降低病死率。(来源:医学综述杂志 2014年12月第20卷第24期)
【摘要】百草枯是我国农村应用广泛的除草剂之一,属剧毒农药,中毒后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最主要的是肺、肾损伤,早期为急性肺损伤,逐渐演变成肺纤维化。在治疗上,
百草枯中毒
没有特效解毒剂,治愈困难,病死率极高,目前临床上主要给予早期及时清除毒物、药物联合应用及
血液净化疗法
(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等治疗,以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该文主要对百草枯的毒物代谢动力学、中毒机制及临床救治方法予以综述。
【关键词】急性
百草枯中毒
;
血液灌流
; 血液透析; 药物治疗; 肺损伤
1、阻止毒物继续吸收
对皮肤污染中毒者,立即脱去衣服,用肥皂水彻底清洗受污染的皮肤。对眼部污染中毒者,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时间应≥15 min。
对口服中毒者,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常规的洗胃、导泻,具有针对性的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抗自由基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物的应用以及后期的肺移植等。早期清水或碳酸氢钠洗胃,可清除胃内残留的百草枯;口服蒙脱石类白陶土,可以牢固吸附百草枯,另外配合口服硫酸镁及甘露醇导泻,可尽量减少胃肠道对百草枯的吸收。在白陶土不易获得的情况下可以考虑用黏土稀释灌服等。在洗胃结束时,可用特殊导泻法来提高胃肠道内药物的排出,所谓特殊导泻就是在洗胃的基础上,立即给予思密达(蒙脱石粉)18g稀释于20%的甘露醇150~250mL和25%硫酸镁40mL中饮用,6h一次,见到粪便中有糊状思密达后,再饮用导泻剂1~2次为止[16]。以上措施在中毒后4~6h内进行效果较好,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百草枯在胃肠道内的残留量,减少百草枯吸收入血。由于百草枯在碱性环境下不稳定,可以应用碳酸氢钠灌肠来减少其吸收。
2、
血液净化疗法
Dinis-oliveira 等认为,
血液灌流
是目前体外清除血液中毒物比较有效的方法。
血液灌流
和血液透析是目前常见的血液净化手段。
血液灌流
和血液透析都可以清除血液中的百草枯,但
血液灌流
对百草枯的清除率较血液透析高,为血液透析清除率的5~7倍,一般将两者联合应用效果更佳。经过长期的循证医学研究发现,
血液灌流
是治疗百草枯中毒的有效措施之一。
血液灌流
的吸附剂可与血浆蛋白竞争毒性药物并将其吸附,从而将百草枯从血液中有效清除。血液透析按水溶性毒物的浓度梯度来清除体内毒物,同时可通过超滤脱水。
血液灌流
联合血液透析可显著降低
百草枯中毒
者的病死率,使用方法为每日1次,每次2h。因为
灌流器
吸附毒物一般于3h后趋于饱和,所以3h后必须更换新的
灌流器
,因此传统上每日行1次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但时间一般控制在2~3h。
连续性
血液净化技术
已经在危重患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该技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较高溶质清除率的特点,不仅可通过纠正患者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控制液体平衡及氮质血症来改善肺水肿和肾功能;还可以通过诸如清除补体成分、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及细胞因子等方法来改善因
MODS
或者全身性感染引起的炎性介质及内环境的紊乱,继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对出现
MODS
的患者治疗有更重要的意义[24]。有研究者在治疗
百草枯中毒
时使用
血液灌流
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首次净化时间为3~5h,后改为连续床旁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10h,每日1次,与传统2~3h的
血液净化
法相比,尤其对口服较大剂量的重型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
3、药物治疗
目前大多数急诊医学专家认为,药物治疗仍是急性
百草枯中毒
治疗研究的热点,如糖皮质激素、还原型谷胱甘肽、乌司他丁联合地塞米松、甲泼尼龙、山莨菪碱等对急性肺损伤的治疗。
急性
百草枯中毒
致肺损伤目前仍没有一种特效的治疗方法,需要在综合研究其发病机制的基础上对治疗不断地探讨、寻求更有效的方法。尽早清除血液中的百草枯,可阻止其向组织器官的分布,减轻组织器官的损害。同时给予抗自由基药物、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等药物,保护肝、肾功能,降低
MODS
的发生率,阻止肺纤维化的发展,为脏器功能支持和肺移植治疗赢得时间,延缓死亡时间,降低病死率。(来源:医学综述杂志 2014年12月第20卷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