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衰竭患者行DPMAS治疗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3-11-07

病例摘要
    患者王某某,性别男,年龄66岁,来自农村,由于平时用药不注意,导致肝脏药物性损伤。王某某于2013年8月25日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检查为药物性肝炎,慢性肝衰竭。
    从临床症状看,表现为全身皮肤泛黄,眼球泛黄。并且没有食欲,没有胃口。每天只能勉强的喝一点粥维持能量需要。老婆,两个女儿寸步不离的照顾。后经临床检查发现该患者的黄疸症状属于中度黄疸的级别。而且伴随着直接胆红素(DBIL)较高的程度。医院刚开始的时候,采取药物性常规治疗并结合血浆置换(PE)治疗,但是当天PE,第二天便会反弹到之前的水平,PE反弹率很高。在进行了3次PE治疗以后,决定采取血浆吸附(PA)治疗模式尝试。PA方式为在贝朗CRRT机器上行珠海健帆 BS330 + HA330-Ⅱ 联合治疗(即 DPMAS双重血浆吸附治疗 ),该技术在河北省开展的例数也不多,之前只是在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开展10例左右。
    DPMAS 治疗后,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从治疗之前的300 μmol/L降到233 μmol/L,DBIL也从181 μmol/L降到127 μmol/L,总胆汁酸(TBA)从139mmol/L降到87mmol/L。患者的症状明显减轻,皮肤不再泛黄,食欲有明显好转。患者家属对PA治疗效果表示满意。
    分析讨论:患者由于患有药物性肝炎,慢性肝衰竭,患者体内会产生一定量的炎性介质和胆红素。由于胆红素正常的代谢途径需经过肝脏细胞分泌的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使之转变为水溶性的物质进而进入肾脏代谢,由于肝脏受损,则胆红素会在血液中贮存,无法完成正常代谢。引起高胆红素血症。DPMAS利用HA330-Ⅱ对炎性介质的清除作用,BS330对高胆红素的特异性吸附,完成血浆的净化效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