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液灌流治疗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分析

发布时间:2022-05-31

导 语

近年来,我国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人数不断增加,终末期糖尿病治疗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研究证实,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糖尿病的有效疗法,其在改善胰岛素抵抗、缓解炎症等方面的疗效已得到临床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血液净化质量仍有待提高。随着研究的深入,血液净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有关报道显示,不同血液净化模式的选择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液净化质量有直接影响。本研究对98例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给予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序贯血液透析滤过单独治疗,并比较其疗效,旨在为临床选择血液净化模式提供参考。


1

研究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恩施州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血液透析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

观察组 采用HHD序贯HDF结合HP(HA130)治疗;

对照组 采用HHD序贯HDF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胰岛素用量、抵抗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


2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而糖化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两组患者胰岛素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用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两组患者脂肪因子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抵抗素水平低于对照组,脂联素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抵抗素和脂联素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4)两组患者TNF-α、IL-6、CRP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6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TNF-α、IL-6及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TNF-α、IL-6及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讨 论

糖尿病肾病具有起病隐匿性高、早期症状不明显、病程较长等特点,随着疾病进展可发展成为慢性肾衰竭,直至死亡。目前,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

本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单独治疗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更高;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序贯血液透析滤过单独治疗患者。由此提示,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这是因为,单一的血液净化模式的净化效果不够充分,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状态的效果有限。两种血液净化方式联合运用可发挥协同作用,具有更好的胰岛素抵抗改善和血糖控制效果。同时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液灌流治疗的患者治疗后TNF-α、IL-6、CRP水平明显低于序贯血液透析滤过单独治疗的患者,表明联合治疗对机体炎症状态的改善效果优于单一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这与血液灌流弥补了单一序贯血液透析滤过对部分小分子炎症介质的吸附效果差的不足有关。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液灌流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血清脂肪因子和炎症因子水平


文献来源:冉敏,黄笠. 序贯血液透析滤过结合血液灌流治疗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效果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03):26-30.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