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细胞因子吸附柱联合ECMO用于重度肺源性脓毒症患者

发布时间:2022-08-19


细胞因子吸附柱联合ECMO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通过快速停止血管活性药物输注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快速降低 PCT 和 CRP 水平来预防脓毒症升级。国内首款细胞因子吸附柱CA330已上市,全国十家参研单位完成,有效降低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

2020 by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21 Apr;69(3):246-251.)

2020年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NE用量变化:吸附组去甲可以在48小时内停用,对照组患者在进入重症监护病房72小时后仍需要高剂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这表明细胞因子吸附在早期脓毒症状态期间已经实现了稳定血流动力学的间接影响。


CRP水平变化:吸附组治疗12小时后,CRP水平持续降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CT水平变化:吸附组治疗12小时后, PCT水平持续降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Lac水平变化:吸附组与初始高水平相比乳酸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的乳酸水平没有显著降低。


30天死亡率

细胞因子吸附为0%, 而对照组为57%(7例患者中的4例),对照组的死亡原因为脓毒症伴多器官功能衰竭。值得注意的是,在进一步的随访中细胞因子吸附组的生存率仍为100%


SAPSII评分

入院时,细胞因子吸附组的SAPSII评分中位数为58.2(范围:49-66), 而对照组为50.2(42-55)(95%可信区间[CI]:15.75~1.85,p=0.02)。SAPSII评分在第1天(43.4,p=0.004)、第2天(41.4,p=0.0006)和第3天(30.4, p=0.0001)显著下降,相比之下,在入院后第1、2、3天没有观察到对照组的SAPSII评分有任何显著变化。表明细胞因子吸附组的死亡风险降低


扫描以下二维码下载原文献:

Combined Use of CytoSorb and ECMO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Pneumogenic Sepsis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