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HBV-HCLF患者DPMAS序贯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血清PA/TB、AFP水平变化与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发布时间:2022-09-16



文献导读



有研究显示前白蛋白/总胆红素(PA/TB)比值作为肝功能的评价指标与肝衰竭患者预后独立相关,甲胎蛋白(AFP)也被用于评估亚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鉴于此,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〇一医院尝试将PA/TB、PFA用于HBV-ACLF患者DPMAS序贯PE治疗后疗效评估以及预后预测,旨在为临床早期判断患者死亡风险、优化治疗策略提供参考。该文献原文发表在《肝脏》杂志上。



研究方法




该研究纳入60例HBV-ACLF患者进行DPMAS序贯PE治疗,治疗前后均检测PA、TB和AFP,计算PA/TB。随访90天,分析影响HBV-ACLF患者90天内死亡的因素以及PA/TB比值、AFP预测HBV-ACLF患者90内死亡的价值。




研究结果




1

治疗前后血清PA 、TBil 、AFP 水平、

PA/TB比值比较

60 例患者均完成DPMAS 序贯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后血清TBil 水平降低( P<0.05 ),PA 、PA/TB 比值、AFP 增高(P<0.05)。

2

不同疗效患者血清PA、TB

AFP、PA/TB比较

好转组治疗后PA、AFP、PA/TB高于未好转组,TB低于为好转组。

3

HBV-ACLF患者治疗后

90天内死亡因素分析

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合并肝性脑病、低AFP、低PA/TB是导致HBV-ACLF死亡的危险因素。

4

PA/TB、AFP预测HBV-ACLF患者

90天内死亡的价值分析

根据ROC分析结果,PA/TB和AFP联合预测HBV-ACLF患者90天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独PA/TB、AFP。

治疗后PA/TB、AFP预测HBV-ACLF患者

90天内死亡的ROC图




结 论



DPMAS序贯血浆置换治疗疗效和预后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发现HBV-ACLF 患者治疗后患者PA/TB 比值明显增高,好转组高于未好转组,回归分析证实治疗后PA/TB 比值降低是HBV-ACLF 患者DPMAS 序贯血浆置换治疗后90 d 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说明监测PA/TB 比值可评估DPMAS 序贯血浆置换的疗效和预后。

本研究也发现治疗后血清AFP水平明显增高,与DPMAS 序贯血浆置换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肝细胞进行性损伤,改善肝功能有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好转患者和90 d 内存活患者治疗后血清AFP 水平高于未好转患者以及90 d 内死亡患者,ROC 分析结果显示AFP 预测HBV-ACLF 患者90d 内死亡的AUC为0.685 ,提示AFP 可作为HBV-ACLF 患者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为进一步提高HBV-ACLF 患者预后判断的准确性,本研究将PA/TB 比值与AFP 联合用于HBVACLF患者预后判断,结果显示联合两项指标后AUC明显扩大,说明联合PA/TB 比值与AFP 可为临床预后判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提示PA/TB 比值、AFP 同时降低意味着患者肝功能损伤更为严重,预后不良发生风险更大。

综上,PA/TB、AFP与HBV-ACLF患者DPMAS序贯PE治疗后疗效及预后均有关,可作为HBV-ACLF患者预后判断的标志物,联合两项指标可提高预测效能。


【文献来源】皇甫彤,蔺咏梅,陆长春,何莹,饶珂萌.HBV-ACLF患者DPMAS序贯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血清PA/TB、AFP水平变化与疗效及预后的评估价值[J].肝脏, 2022, 27(03): 325-329.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