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连续BS330胆红素吸附救治重肝患者1例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6-03-25

    【摘要】一52岁男性患者,因“尿黄、身黄、纳差、乏力20余天”步入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入院诊断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进行早期连续介入 BS330 胆红素吸附救治,患者症状恢复良好,尿黄、身黄、纳差、乏力症状明显缓解出院。
    1、临床资料
    主诉:尿黄20余天。
    现病史:患者诉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尿为浓茶样,尿量及频次较前无明显改变,并逐渐出现全身黄染,纳差、乏力,活动后乏力明显,食量明显下降,食量为平时1/2,伴厌油、腹胀,伴恶心、晨起呕吐,呕吐物为黄色液体,活动后感头晕,无发热,无咳嗽、咳痰,于当地医院治疗,诊断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予护肝、甘舒霖30R降血糖、护胃等对症处理,具体不详,上述症状无缓解,故于2014年4月16日转入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较差,小便深黄,大便次数增多,自觉体重明显下降。
既往史:1年前发现“糖尿病、脂肪肝、胆囊炎、乙型肝炎”,发病前一直服用格列齐特降血糖治疗,具体不详。曾有献血史,具体不详。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有吸烟史30余年。每天一包,无饮酒史,否认毒物接触史。
    婚育史:22岁结婚,婚后育有2女,女儿及爱人体健。
    家族史:否认肝炎家族史,否认其他家族性遗传病史。
    体格检查:
    体温:36.8℃,脉搏:5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较差,自动体位,查体合作,问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巩膜重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眼睑无浮肿,眼球活动自如,无外突,结合膜无充血及水肿,角膜透明,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乳突无压痛。外鼻无畸形,鼻通气良好,无鼻翼扇动,副鼻窦区无压痛。唇无紫绀,口腔粘膜无出血点,伸舌居中,无震颤,咽部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性分泌物。颈软无抵抗,无颈静脉怒张,甲状腺无肿大,无血管杂音,气管居中,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腹部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无压痛及腹肌紧张,未触及腹部包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莫菲氏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腹部移动性浊音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正常。关节无红肿,无杵状指(趾),双下肢无浮肿,双下肢皮肤无色素沉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膝反射存在,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
    2015年4月16外院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52U/L ,谷草转氨酶(AST):95U/L ,总胆红素(TBIL):298.2umol/L,直接胆红素(DBIL)153.40 umol/L,白蛋白(ALB)26.10 g/L;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8.61E+04IU/ml。
    入院诊断:
    1.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重型)
    2.2型糖尿病 
    3.慢性胃炎
    4.胆囊炎  
    5.脂肪肝
    治疗过程:
    经积极控制血糖、护肝、抗乙肝病毒(恩替卡韦0.5mg,qd;还原型谷胱甘肽片 0.4 tid;甘舒霖30R 28单位(早)、甘舒霖30R24单位(晚),餐前半小时前皮下注射 每天1次;莫沙必利片 5mg,tid)。 人工肝 胆红素吸附( BS330 )2次(2015年4月21日、2015年4月23日,血液流速130ml/min,血浆流速35ml/min,每次治疗2.5h,血浆处理量在5000ml左右)、间断输白蛋白、退黄、护胃及抗感染等对症处理。
治疗结果:
    患者精神食欲较好,目测黄疸消退,无明显饱胀感,无明显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大便正常,小便如茶色。全身皮肤巩膜黄染较前明显减轻。

    2、讨论:

    本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既往乙型肝炎病史,本次发病属于慢性乙肝急性加重期,胆红素快速上升,且临床症状明显,入院第4天开始 人工肝 胆红素吸附治疗,隔日一次,连续2次治疗,快速清除胆红素等相关致病因子,为肝细胞再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再加强药物保肝治疗,使患者病情得以快速控制并好转。 人工肝 支持系统是治疗肝衰竭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治疗机制是基于肝细胞的强大再生能力,通过一个体外的机械、理化和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部分功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