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42例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4-03-27

    高胆红素血症 是目前肝病治疗的难题之一,肝脏是机体解毒、合成、代谢的重要器官,肝功能障碍时,常常合并严重的胆红素代谢紊乱,高红素血症可以直接对中枢系统、肾脏、凝血功能、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严重影响,各种原因导致的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病情重,临床症状明显,并发症多,极易发展为重型肝炎,单纯内科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 血液净化技术 已广泛的应用于肝衰竭的辅助治疗, 人工肝 支持系统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疗效确切。
    PE治疗能够清除患者血液中大量胆红素、内毒素、改善内环境,从而暂时替代或辅助肝脏功能,阻断有害物质加重肝损害,为肝细胞再生争取时间:同时还有补充凝血因子、调节免疫等作用。血浆置换后胆红素降低接近50%,但治疗需要大量的血浆,容易受血浆用量限制,特别是罕见血型患者,而且血浆有导致过敏反应及输血感染等并发症可能。
    BA(胆红素吸附)采用树脂吸附剂,树脂的类型、颗粒大小、孔率决定了对毒素的吸附能力。治疗中使用的吸附柱对胆红素及各种毒素有较好的吸附能力,文献报道每根吸附柱可使血浆总胆红素下降29%。血浆中游离胆红素被吸附后,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的胆红素部分解离再被吸附而白蛋白及凝血因子未被吸附清除。血浆胆红素吸附作为人工肝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克服了血浆用量限制、血浆过敏、输血感染风险等不良反应。
    BA联合PE既充分发挥了两种治疗模式的各自治疗作用,又相互弥补了两种治疗模式单独应用时的不足,故该联合治疗模式拓宽了单纯BA的适用范围,减少了血浆用量,缓解了血浆供应短缺的困难,能及时为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提供人工肝支持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提高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治水平。
    杨杰等方法将25例肝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吸附组和置换组,吸附组采用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置换组采用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的浓度变化、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同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及存活率;结果显示吸附组及置换组治疗后,胆红素明显降低,吸附组无1例发生出血、休克、过敏等严重并发症,置换组1例患者出现过敏性皮疹,1例发热,对症处理后均好转:得出结论:血浆胆红素吸附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肝衰竭患者预后,与血浆置换比较,血浆胆红素吸附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受血浆用量限制,无输血感染风险。本组研究中55例次的BA联合PE治疗结果显示:(1)BA联合PE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3%,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6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改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低,说明该联合治疗方法是安全的、有效的,在目前血源紧张的情况下,应用BA联合PE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不失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之一。但高胆红素血症患者经治疗肝功能恢复后,在原发病得到根本治疗以前,临床观察到血浆胆红素水平仍有一定反弹,仍有部分患者病情进展,我们建议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情况定期(3-7 d)多次(2-3次)进行血浆置换和胆红素吸附对远期预后更好。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