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岂是寻常色,五彩缤纷今胜昔——2014年血液净化论坛参会有感
发布时间:2016-09-26
发布时间:2014-05-22
文/ 健帆学术经理 唐嵘
4月17~20 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4 年
血液净化
论坛在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庖隆重召开。一如畴昔,中华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论坛以推广血液净化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呾新方法为宗旨,进一步规范
血液净化
治疗,全面提高我国血液净化治疗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血液净化诊疗呾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论坛也是展示各单位血液净化临床呾基础研究成绩、进行学术交流和协同提高的良好平台。为了共同的目标不追求,2600余名同道齐聚江城畅所欲言,探讨学习!
国际著名血液净化专家Michael V. Rocco 教授以“More Frequent Hemodialysis: Wave of the Future or Passing Fad?(高频透析:未来趋势?还是一时风潮)”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介绍当今血液透析治疗的最新迚展。Rocco教授是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教授,更是世界最著名两大血液透析临床研究之一——“HEMO”研究的参不者。他从亲自参不的“HEMO”研究结果说起,分析了是否“透析频次越高越好”的问题,指出高频透析(每周5-7次或者每次时长大于5小旪)比传统每周三次透析治疗剂量明显提高;短时高频透析优势包括改善生存率,降低左心室质量,有利于控制高血压、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磷;尽管如此,但高频透析也加速残余肾功能丢失,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提高生存率!正在进行的另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ACTIVE D研究可能会显示出高频透析更多的益处和风险。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给大家讲授了“慢性肾脏病心血管并发症及其分子机制”。刘院士指出: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威胁中国人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而心血管并发症则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期缩短的主要并发症。CKD心血管并发症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糖尿病呾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尿毒症毒素、容量负荷、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CKD-MBD、贫血、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心理疾患(焦虑、抑郁)。而不论传统危险因素,抑或肾功能衰竭相关危险因素,最终反馈到心血管病収症分子机制上,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CKD患者体内的潴留与升高,它是CKD患者最早出现变化的血清预警标志物,它的水平与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密切相关。既然如此,那么能否通过清除它达到降低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呢?中国人民解放军85医院肾内科已做出了探索。他们观察了树脂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FGF-23的影响,发现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HD患者FGF-23水平,改善血磷代谢。未来,我们完全可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长期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树脂血液灌流通过清除FGF-23进而降低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収生率。
“如何提高
血液净化
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一直是临床医生纠结的难题,更是健帆永远努力的方向。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以此为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提高血液净化救治水平,是提高血液净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基础;提高并发症防治水平,是提高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关键;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是提高血液净化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登记在透存活血液净化患者330,214例(血透+腹透),其中登记在透存活血液透析患者283,581例,较2012年增加35,565例。面对如此快速增长的血液净化患者,如何创新、改良和整合血液净化技术,提高血液净化对尿毒症毒素、机体代谢废物的清除,减少不良反应,始终是血液净化临床基础研究的重点。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产率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实现“回归社会”。否则国家何需投入巨额资金在这个“无底洞”?总之,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产学研用联动,创新血液净化技术的模式;促进血液净化患者回归社会。才能有效提高血液净化患者生存质量,回归社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与贡献者;使更多的尿毒症患者从中获益,增进社会和谐。
健帆
任重而道远!
尿毒症毒素指慢性肾脏病(CKD)时在循环和/或组织中潴留并导致病理生理改变的物质,正是导致尿毒症症状和体征的原因。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侯凡凡院士以“与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的尿毒症毒素”为题,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讲授了内皮功能障碍是终末期肾病首位死因——心血管病变的早期病理改变,而尿毒症毒素、尤其是与蛋白结合的毒素,如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硫酸吲哚、同型半胱氨酸等是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少有研究证实降低尿毒症毒素水平或干预其作用能改善透析病人的心血管预后。或许,这正是即将由健帆开启的中国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向。
刘志红院士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在重庆市举办的2012年血液净化论坛上首次提出的“组合式体外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危重病症救治的发展方向”言犹在耳,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陈江华在此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多器官支持技术在危重病救治中的应用”:多脏器功能支持治疗,不论脓毒血症治疗、保护性呼吸支持、液体平衡和心脏支持、还是内稳态平衡、免疫调节和内皮系统功能修复,平台最终落足点还是血液净化。尤其是重度中毒的多器官支持治疗,如百草枯中毒、如毒鼠强中毒,
血液灌流
更是能发挥其他治疗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大师的大会报告讲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全面贯通,而来自一线基层的运用更是血液净化发展的基石。各地学者群情踊跃,以专题报告、书面发言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对血液吸附这种血液净化方式更是青睐有加。粗略一计,书面发言报告临床运用
血液吸附技术
的文献即多达50篇。这其中既有再次对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幵収症皮肤瘙痒、微炎症状态、睡眠质量、顽固性高血压、贫血、左心功能疗效的总结,也有树脂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鹅膏菌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报告。可还记得2013年9、10月陕西安康、汉中、商洛等地频频发生的毒蜂蜇人夺命事件吗?彼时唯有健帆紧急驰援救治,方让陕西省数百名因毒蜂蜇伤的危重病人转危为安。病人不会忘记,医生更不会忘记。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纷纷撰文肯定树脂血液吸附治疗蜂蜇伤的疗效。健帆在2013年推出的另一血液吸附治疗武器——BS330,也日益受到临床的认可,应用渐广。“单次血浆置换不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研究”、“血浆置换联合
血液灌流
治疗重型肝炎伴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让BS330同登大雅之堂!
四月的樱花刚刚在武大凋谢,不过那是日军侵华的中原司令部的遗物,终将无所长久。但在金银湖畔,健帆的血液吸附非同寻常,超然绽放,更胜往昔!
文/ 健帆学术经理 唐嵘
4月17~20 日,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14 年
血液净化
论坛在武汉欧亚会展国际酒庖隆重召开。一如畴昔,中华肾脏病学分会血液净化论坛以推广血液净化领域新理论、新技术呾新方法为宗旨,进一步规范
血液净化
治疗,全面提高我国血液净化治疗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血液净化诊疗呾管理模式的改革。同时,论坛也是展示各单位血液净化临床呾基础研究成绩、进行学术交流和协同提高的良好平台。为了共同的目标不追求,2600余名同道齐聚江城畅所欲言,探讨学习!
国际著名血液净化专家Michael V. Rocco 教授以“More Frequent Hemodialysis: Wave of the Future or Passing Fad?(高频透析:未来趋势?还是一时风潮)”为题作大会主题报告,介绍当今血液透析治疗的最新迚展。Rocco教授是美国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教授,更是世界最著名两大血液透析临床研究之一——“HEMO”研究的参不者。他从亲自参不的“HEMO”研究结果说起,分析了是否“透析频次越高越好”的问题,指出高频透析(每周5-7次或者每次时长大于5小旪)比传统每周三次透析治疗剂量明显提高;短时高频透析优势包括改善生存率,降低左心室质量,有利于控制高血压、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磷;尽管如此,但高频透析也加速残余肾功能丢失,而且更重要的是,没有提高生存率!正在进行的另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ACTIVE D研究可能会显示出高频透析更多的益处和风险。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志红院士给大家讲授了“慢性肾脏病心血管并发症及其分子机制”。刘院士指出: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威胁中国人体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而心血管并发症则是导致慢性肾脏病患者生存期缩短的主要并发症。CKD心血管并发症的传统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吸烟、糖尿病呾动脉粥样硬化。肾功能衰竭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尿毒症毒素、容量负荷、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CKD-MBD、贫血、炎症状态、营养不良、心理疾患(焦虑、抑郁)。而不论传统危险因素,抑或肾功能衰竭相关危险因素,最终反馈到心血管病収症分子机制上,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在CKD患者体内的潴留与升高,它是CKD患者最早出现变化的血清预警标志物,它的水平与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密切相关。既然如此,那么能否通过清除它达到降低CK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呢?中国人民解放军85医院肾内科已做出了探索。他们观察了树脂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FGF-23的影响,发现血液灌流可明显降低HD患者FGF-23水平,改善血磷代谢。未来,我们完全可以开展大规模多中心长期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观察树脂血液灌流通过清除FGF-23进而降低CKD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収生率。
“如何提高
血液净化
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一直是临床医生纠结的难题,更是健帆永远努力的方向。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前主任委员陈香美院士以此为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阐释:提高血液净化救治水平,是提高血液净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基础;提高并发症防治水平,是提高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关键;促进患者回归社会,是提高血液净化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登记在透存活血液净化患者330,214例(血透+腹透),其中登记在透存活血液透析患者283,581例,较2012年增加35,565例。面对如此快速增长的血液净化患者,如何创新、改良和整合血液净化技术,提高血液净化对尿毒症毒素、机体代谢废物的清除,减少不良反应,始终是血液净化临床基础研究的重点。而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产率的最终目的,是让患者实现“回归社会”。否则国家何需投入巨额资金在这个“无底洞”?总之,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产学研用联动,创新血液净化技术的模式;促进血液净化患者回归社会。才能有效提高血液净化患者生存质量,回归社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与贡献者;使更多的尿毒症患者从中获益,增进社会和谐。
健帆
任重而道远!
尿毒症毒素指慢性肾脏病(CKD)时在循环和/或组织中潴留并导致病理生理改变的物质,正是导致尿毒症症状和体征的原因。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侯凡凡院士以“与心血管并发症相关的尿毒症毒素”为题,从病理生理学角度讲授了内皮功能障碍是终末期肾病首位死因——心血管病变的早期病理改变,而尿毒症毒素、尤其是与蛋白结合的毒素,如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硫酸吲哚、同型半胱氨酸等是导致内皮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少有研究证实降低尿毒症毒素水平或干预其作用能改善透析病人的心血管预后。或许,这正是即将由健帆开启的中国大规模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向。
刘志红院士在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分会在重庆市举办的2012年血液净化论坛上首次提出的“组合式体外多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危重病症救治的发展方向”言犹在耳,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陈江华在此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多器官支持技术在危重病救治中的应用”:多脏器功能支持治疗,不论脓毒血症治疗、保护性呼吸支持、液体平衡和心脏支持、还是内稳态平衡、免疫调节和内皮系统功能修复,平台最终落足点还是血液净化。尤其是重度中毒的多器官支持治疗,如百草枯中毒、如毒鼠强中毒,
血液灌流
更是能发挥其他治疗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大师的大会报告讲授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全面贯通,而来自一线基层的运用更是血液净化发展的基石。各地学者群情踊跃,以专题报告、书面发言等形式进行学术交流。对血液吸附这种血液净化方式更是青睐有加。粗略一计,书面发言报告临床运用
血液吸附技术
的文献即多达50篇。这其中既有再次对组合型人工肾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幵収症皮肤瘙痒、微炎症状态、睡眠质量、顽固性高血压、贫血、左心功能疗效的总结,也有树脂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鹅膏菌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报告。可还记得2013年9、10月陕西安康、汉中、商洛等地频频发生的毒蜂蜇人夺命事件吗?彼时唯有健帆紧急驰援救治,方让陕西省数百名因毒蜂蜇伤的危重病人转危为安。病人不会忘记,医生更不会忘记。陕西省人民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纷纷撰文肯定树脂血液吸附治疗蜂蜇伤的疗效。健帆在2013年推出的另一血液吸附治疗武器——BS330,也日益受到临床的认可,应用渐广。“单次血浆置换不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研究”、“血浆置换联合
血液灌流
治疗重型肝炎伴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让BS330同登大雅之堂!
四月的樱花刚刚在武大凋谢,不过那是日军侵华的中原司令部的遗物,终将无所长久。但在金银湖畔,健帆的血液吸附非同寻常,超然绽放,更胜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