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石并用,扭转乾坤!一例肝窦阻塞综合征合并肝衰竭病例分享

发布时间:2024-09-04

*该病例来自于2024年度“千帆杯”疑难肝病诊疗思维训练营

 

中药误用伤肝脏,细查方知病根深。

地贫窦阻共缠身,药石并用扭乾坤。

人工肝助抗凝通,精准治疗现奇功。

窦阻肝衰齐救治,患者重生展笑容。

 

 

1

 

病情介绍

患者:39岁,女性,既往体健,否认慢性肝病史,不明原因贫血半年,曾有输血史

现病史:1月前服用“网购中药”1周后出现乏力、纳差、腹胀,未重视;2周前,乏力、纳差、腹胀加重并出现眼黄、肤黄、尿黄、双下肢水肿

入院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心肺(-);腹膨隆,右上腹、中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肋缘下2cm可触及,脾肋下未触及,Murphy(-),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性,双下肢膝关节以下中度凹陷性水肿

辅助检查:

(1)  血常规:WBC:49.97×109/L,N:93.9%,RBC:3.73×1012/L,Hb 94g/L,HCT:0.28L/L,MCV:77 fL,MCH:25pg,PLT 360×109/L

(2) 叶酸,维生素B12正常

(3) 凝血:PT:20.5s,INR:1.7,PTA:44%,DD2:5.93 mg/L

(4) 肝功:AST:131 IU/L,ALB:22 g/L,GLB:26 g/L,TB:424 μmol/L,DB:381μmol/L,ALP:209 IU/L,GGT:480 IU/L

(5)肝炎全套、ANA、ANCA、自免肝抗体、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抗磷脂抗体、EB-DNA 、CMV-DNA、铜蓝蛋白、K-F环、抗人球蛋白试验(-)

(6) Fe:14.2 μmol/L,UIBC:2.3 μmol/L,TIBC:16.5 μmol/L,FRT:1521 ug/L,TRF:0.61 g/L

(7) 心脏超声:1.极少量心包积液

(8)Fibroscan:CAP:210db/m,E:14kPa

(9)SAAG:20g/L(>11g/L):门脉高压性腹水

(10)  骨髓穿刺示:1.粒细胞系统明显增生伴中毒性变;2.红细胞系统反应性增生。

(11)  骨髓活检回示:骨髓造血组织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略占优势

(12)  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β0型CD41-42(-TTCT) 杂合突变型

影像学检查:

(1) 肝体积增大,肝实质强化不均,三支肝静脉稍纤细,下腔静脉肝段变窄,肝窦阻塞综合征?

(2) 腹腔大量积液

 

 

2

 

诊治简介

临床诊断:

(1)肝窦阻塞综合征

(2)亚急性肝衰竭 前期                            

(3)药物性肝损伤 胆汁淤积型 急性 RUCAM评分9分(极可能) 严重程度3级

(4)腹腔积液

(5)地中海贫血

 

PA-HSOS推荐治疗意见:

吡咯生物碱相关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意见 (2017 年 , 南京 )[J]. 中华消化杂志 , 2017, 37(8): 513-522

 

 

肝衰竭治疗手段: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肝衰竭与人工肝学组等,中华肝病杂志,2019,27(1):18-26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会重型肝病与人工肝学组等,临床肝胆病杂志,2022,38(4):767-775

 

人工肝治疗模式选择:

 

诊疗方案:

 

治疗效果:

(1) 胆红素变化

(2) 白蛋白变化

(3)转氨酶变化

(4)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变化:白细胞下降,凝血功能改善

(5) 腹部CTA

Ø  肝体积增大大致同前,肝实质强化不均较前减轻;肝静脉稍纤细,下腔静脉肝段变窄,较前缓解。

Ø  腹腔中等量积液。

 

出院医嘱:

(1) 低分子肝素4250iu ih bid 抗凝

(2) 螺内酯40mg qd po呋塞米 20mg qd po利尿

(3) 熊去氧胆酸胶囊 250mg tid po 利胆

 

随访复查:

 

 

3

 

病例总结

 

1、肝窦阻塞综合征早期诊断,尽早抗凝至关重要

2、抗凝(药)联合人工肝(石)治疗有助于快速改善患者肝功能及预后

3、中草药损伤肝脏同时也影响血液系统

 

 

 

DPMAS® 治疗模式图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