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净化技术救治严重脓毒症——专家讲课笔记整理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3-02-03
去年3月17日,湖南省危重症专家学术讲座邀请到了湖南省危重症学会主任委员艾宇航教授授课,她讲的题目是《
血液净化技术
救治
脓毒症
》,以下是她的几点核心观点:
1、严重感染或脓毒症是重症医学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国际拯救脓毒症运动的开展已经为严重脓毒症的诊治提供了可遵循的指南,但是严重脓毒症的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从肾脏功能替代发展到非肾脏疾病干预,并在严重脓毒症救治中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2、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的发病机制: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严重脓毒症即是脓毒症伴发器官功能障碍、低灌注或低血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机体炎症介质(包括TNF、IL-6、IL-8、血小板趋化因子、心肌抑制因子等“瀑布式释放”;在SIRS发生的同时,机体防御体系释放抗炎因子(包括IL-10、IL-4、IL-13、IL-1受体抗体等等),出现抗炎反应;如抗炎反应过度,机体出现免疫抑制状态,即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症(CARS),出现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致炎反应和抗炎反应交替发生,可导致更严重的混合型严重反应综合症(MARS)。机体的致炎反应与抗炎反应总是倾向于维持动态平衡而使机体达到免疫平衡。而致炎和抗炎反应的平衡破坏,即可导致脓毒症发展为MODS以及死亡。
可见调节炎症平衡、降低致炎-抗炎反应强度是治疗脓毒症的可行办法。1989年Barzilay等提出了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
技术在脓毒症并发MODS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严重脓毒症的一种重要手段。
3、连续性血液净化干预脓毒症的模式选择:
用于脓毒症治疗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模式有多种。包括血液滤过CVVHF、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血浆滤过吸附CPFA,
血液灌流
、双重血浆滤过、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等等。由于炎症介质主要是中大分子,如TNF分子量约54000Da,无法通过滤过膜,而主要靠吸附清除,IL-6分子量26000Da,有研究发现,做血液滤过治疗后,IL-6浓度无明显下降,而在CPFA治疗模式中,则下降较为明显,对于CPFA治疗模式,结合了血液滤过和血浆吸附功能,可同时清除中、大分子炎症介质,尤其通过树脂的吸附作用,可以更好清除LPS和TNF-a等炎性介质。2001年,Brendolan、2002年Ronco等的前瞻、随机、交叉临床研究证实CPFA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明显优于CVVHDF,能更好地恢复免疫细胞的动态平衡,提高患者的生存率。CPFA不需要输入外源性血浆或白蛋白,避免输血不良反应。随着树脂材料的不断开发,CPFA将成为CBP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式CPFA,运用
HA330血液灌流器
替代国外的吸附器,在治疗效果方面也已经得到证实(毛慧娟等的研究),况且HA330血液灌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量体裁衣”的特点,可以调节吸附颗粒的孔径,从而形成相对特异性的吸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所以HA330血液灌流器在脓毒症治疗方面值得尝试与推广。
去年3月17日,湖南省危重症专家学术讲座邀请到了湖南省危重症学会主任委员艾宇航教授授课,她讲的题目是《
血液净化技术
救治
脓毒症
》,以下是她的几点核心观点:
1、严重感染或脓毒症是重症医学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国际拯救脓毒症运动的开展已经为严重脓毒症的诊治提供了可遵循的指南,但是严重脓毒症的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近年来,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从肾脏功能替代发展到非肾脏疾病干预,并在严重脓毒症救治中展示了良好的前景。
2、脓毒症和严重脓毒症的发病机制:
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严重脓毒症即是脓毒症伴发器官功能障碍、低灌注或低血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机体炎症介质(包括TNF、IL-6、IL-8、血小板趋化因子、心肌抑制因子等“瀑布式释放”;在SIRS发生的同时,机体防御体系释放抗炎因子(包括IL-10、IL-4、IL-13、IL-1受体抗体等等),出现抗炎反应;如抗炎反应过度,机体出现免疫抑制状态,即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症(CARS),出现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致炎反应和抗炎反应交替发生,可导致更严重的混合型严重反应综合症(MARS)。机体的致炎反应与抗炎反应总是倾向于维持动态平衡而使机体达到免疫平衡。而致炎和抗炎反应的平衡破坏,即可导致脓毒症发展为MODS以及死亡。
可见调节炎症平衡、降低致炎-抗炎反应强度是治疗脓毒症的可行办法。1989年Barzilay等提出了
连续性血液净化(CBP)
技术在脓毒症并发MODS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严重脓毒症的一种重要手段。
3、连续性血液净化干预脓毒症的模式选择:
用于脓毒症治疗的连续性血液净化模式有多种。包括血液滤过CVVHF、血液透析滤过CVVHDF,血浆滤过吸附CPFA,
血液灌流
、双重血浆滤过、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等等。由于炎症介质主要是中大分子,如TNF分子量约54000Da,无法通过滤过膜,而主要靠吸附清除,IL-6分子量26000Da,有研究发现,做血液滤过治疗后,IL-6浓度无明显下降,而在CPFA治疗模式中,则下降较为明显,对于CPFA治疗模式,结合了血液滤过和血浆吸附功能,可同时清除中、大分子炎症介质,尤其通过树脂的吸附作用,可以更好清除LPS和TNF-a等炎性介质。2001年,Brendolan、2002年Ronco等的前瞻、随机、交叉临床研究证实CPFA改善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明显优于CVVHDF,能更好地恢复免疫细胞的动态平衡,提高患者的生存率。CPFA不需要输入外源性血浆或白蛋白,避免输血不良反应。随着树脂材料的不断开发,CPFA将成为CBP的发展趋势。对于中国式CPFA,运用
HA330血液灌流器
替代国外的吸附器,在治疗效果方面也已经得到证实(毛慧娟等的研究),况且HA330血液灌流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量体裁衣”的特点,可以调节吸附颗粒的孔径,从而形成相对特异性的吸附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所以HA330血液灌流器在脓毒症治疗方面值得尝试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