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技术在急诊领域应用之我见一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1-07-11

        随着 急诊学科 的快速发展,急诊科如何把握病人并创造良好的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现已成为急诊领域的中心话题。越是基层医院的急诊科,急诊专科医生越不固定,仅做简单处理的“中转站”式尴尬现象比比皆是,这严重地影响到急救医学学科的发展。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主任委员李春盛教授如是说:寻找适合急诊科发展的专业技术,扩大急诊的业务收入成为影响学科发展的大事。目前被急诊专家认为适合在急诊发展的两大块主营业务是创伤急救与急性中毒,尤其是后者因救治时效性及综合技术性更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以下是摘录急诊学科专家的部分观点:
        一、经济的发展和化学品药品的广泛应用同时导致了急性中毒事件的急剧上升。
        1、世界上约有900万种天然和合成的化学物,7万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其中导致中毒的常见化学物3000多种。
        2、急性中毒事件具有突发性、群体性、快速性、高致命性。
        3、急性中毒独特的流行病学特征、诊断与救治特点,尤其对重症急性中毒的救治和对毒物的认识,仍然是临床面临十分棘手的难题。
        二、2008年4月29日卫生部发布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结果:
        损伤与中毒是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后的第五大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10.7%。
        三、 我国有学者对1994-2007年发表论文进行Meta分析:
        1、27908例急性中毒患者,男:女=1:1.3
        2、年龄在20-39岁,尤其20-29岁(40.28%)
        3、毒物:药物(26.49%)、乙醇(22.8%)、CO(14.94%)、食物(10.9%)、农药(10.71%)、杀鼠剂(4.24%)六类占93%,过量饮酒、治疗药物(镇静催眠药)、有机磷、毒鼠强常见
        4、途径:消化道(80.77%)、呼吸道(14.36%)
        5、原因:有意接触(57.87%,主要自服)、无意接触(42.13%)
        6、病死率:总2.06%,农药(26.74%)、毒蘑菇(12.3%)、杀鼠剂(10.16%)、CO(8.03%)、毒品(6.95%)

        本文由 健帆 ( https://www.jafron.com/ )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