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6-04-25 一27岁男性患者,因“
重症急性胰腺炎
”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内科治疗基础上行血液透析滤过联合
血液灌流
(
HA330
)治疗4次,治疗后患者肌酸激酶、淀粉酶、血肌酐明显下降,病情好转出院。
1临床资料
主诉:反复腹痛21小时。
现病史: 21小时前(1月12日21:00左右)患者因进食高脂饮食(午餐进食红烧肉)后出现腹痛,为中上腹持续性隐痛,疼痛无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非喷射状,颜色为棕黄色,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无心慌、心悸。于2016年1月13日00:10到重庆嘉陵医院急诊科就诊,考虑为“急性胃肠炎”,予抗感染、护胃等治疗后患者腹痛缓解,自行回家休息。12小时前(1月13日05:00)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再次送入该院急诊科就诊。査体:脉搏P 140次/分,呼吸R 22次/分,血压BP 86/54mmHg,扶入病房,神清,呼吸稍促,面色苍白,唇甲微绀,双肺(-),心率140次/分,律齐,中上腹肌稍紧张,中上腹压痛明显,以左上腹为重。急査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46次/分);T波改变;电轴右偏。随机指血糖:Hi。立即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并予“多巴胺针”持续泵入维持血压,“普通胰岛素针”持续泵入控制血糖,“泮托拉唑针60mg”静推,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血压升至104/69 mmHg,心室率99次/分,复查随机指血糖:28.8mmol/L。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腹痛待查"收治入院。
既往史:发现血糖升高5年余,现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平素未监测血糖。2年前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好转后出院。既往有“阑尾手术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否认“外伤、中毒”史。否认输血、供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族史:父亲有糖尿病史,30+岁时因糖尿病过世。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T)36.3℃,脉搏(P)147 次/min,呼吸(R)25 次/min,血压(BP)102/65 mmHg,SPO2 99%。一般情况: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吐词清晰,精神萎靡,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查体合作,表情淡漠,呼吸急促,唇、甲无发绀,无贫血貌。发育正常,体型肥胖。腹部饱满,未见胃肠型,中上腹肌稍紧张,上腹部压痛,以中上腹明显,伴有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莫非氏征阴性,肝肾区扣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0次/分。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室146次/分);T波改变;电轴右偏。随机指血糖:2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i。血气分析:PH 7.210,PCO2 23.7mmHg,PO2 95mmHg,BE-18 mmol/L,HCO3 9.5 mmol/L,TCO2 10 mmol/L, SO2 96%,Na 131 mmol/L,iCa 0.65 mmol/L,HCT 58%PCV,Hb 19.7g/dl。胸部+上腹部CT:双肺下叶少许炎症;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腹水;脂肪肝,肝左叶小点状钙化灶。
血淀粉酶:1250.30 U/L↑↑。血清脂肪酶:1979.90 U/L↑。肾功提示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最高达:尿素氮37.71 mmol/L↑、肌酐908.87 μmol/L↑。心肌酶谱普遍升高,其中肌酸激酶2334.15 U/L↑、CK同工酶71.01 U/L↑。肌钙蛋白I:阴性(-)。白蛋白30.63 g/L↓。电解质:钾5.60 mmol/L↑、钙1.23 mmol/L↓↓,其中钙持续下降,最低至1. 09 mmol/L。C反应蛋白持续升高,最高达311.48 mg/L↑。尿液分析:酮体+-、蛋白质+3 、尿比重1.03 、隐血+2 。尿微量白蛋白:200.00 mg/L↑。凝血功能、D-二聚体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1.
重症急性胰腺炎
2. 急性肾功能衰竭
3. 休克
4. 肠麻痹
5. 糖尿病
6. 脂肪肝
7. 腹水
8. 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过程:入院后予以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生长抑素针)、抑制胰酶活性(加贝酯针)、抑酸(泮托拉唑针)、扩容、纠正休克、控制血糖(初为胰岛素泵,后逐渐改为甘精胰岛素针)、抗感染、清除炎症介质、抗凝、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支持、输血治疗。于1月16日开始行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
HA330
)治疗,每次治疗4小时(
灌流
2小时),共治疗4次。经上述处理后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血淀粉酶下降至正常,肌酐逐渐下降,尿量增加,肝功、心肌酶谱逐渐下降至正常,CRP下降,钙逐渐上升,2月4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数目4.96×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50 %、淋巴细胞百分比20.60 %、血小板数目58.00×109/L↓ 、血红蛋白浓度91.00 g/L↓。C反应蛋白17.18 mg/L↑。白蛋白38.06 g/L↓。心肌酶谱:肌酸激酶74.22 U/L、CK同工酶 7.38 U/L。钙1.89 mmol/L↓。肾功:肌酐131.96μmol/L↑。患者病情好转后要求出院。
出院情况:患者精神、食欲尚可,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查体:神清,呼吸平稳,轻度贫血貌,双肺呼吸音稍粗,术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齐,心音有力,全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

2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为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具有起病急剧、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抢救
SAP
的关键在于治疗 SIRS并缓解全身感染症状,以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HA330血液灌流器
中的吸附剂为中性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清除体内炎性介质、血脂、淀粉酶等中大分子物质,从而达到
血液净化
目的,同时结合血液透析滤过,利用其调节水电解质的优势,能全面清除患者体内的多余代谢产物、炎性介质,调节内环境稳态。故有学者认为集成
血液净化技术
的应用将是SIRS和
MODS
治疗的趋势。同时也是治疗
重症胰腺炎
的有力手段。
(来源:重庆嘉陵医院)
一27岁男性患者,因“
重症急性胰腺炎
”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内科治疗基础上行血液透析滤过联合
血液灌流
(
HA330
)治疗4次,治疗后患者肌酸激酶、淀粉酶、血肌酐明显下降,病情好转出院。
1临床资料
主诉:反复腹痛21小时。
现病史: 21小时前(1月12日21:00左右)患者因进食高脂饮食(午餐进食红烧肉)后出现腹痛,为中上腹持续性隐痛,疼痛无放射,伴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数次,非喷射状,颜色为棕黄色,无畏寒、发热,无胸闷、胸痛,无心慌、心悸。于2016年1月13日00:10到重庆嘉陵医院急诊科就诊,考虑为“急性胃肠炎”,予抗感染、护胃等治疗后患者腹痛缓解,自行回家休息。12小时前(1月13日05:00)患者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再次送入该院急诊科就诊。査体:脉搏P 140次/分,呼吸R 22次/分,血压BP 86/54mmHg,扶入病房,神清,呼吸稍促,面色苍白,唇甲微绀,双肺(-),心率140次/分,律齐,中上腹肌稍紧张,中上腹压痛明显,以左上腹为重。急査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室率146次/分);T波改变;电轴右偏。随机指血糖:Hi。立即予以吸氧、心电监护,并予“多巴胺针”持续泵入维持血压,“普通胰岛素针”持续泵入控制血糖,“泮托拉唑针60mg”静推,经上述处理后患者血压升至104/69 mmHg,心室率99次/分,复查随机指血糖:28.8mmol/L。为进一步治疗,门诊以"腹痛待查"收治入院。
既往史:发现血糖升高5年余,现服用"二甲双胍"治疗,平素未监测血糖。2年前诊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好转后出院。既往有“阑尾手术史”,否认“肝炎、肺结核”病史。否认“冠心病、高血压”病史。否认“外伤、中毒”史。否认输血、供血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族史:父亲有糖尿病史,30+岁时因糖尿病过世。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及精神病史。
体格检查:体温(T)36.3℃,脉搏(P)147 次/min,呼吸(R)25 次/min,血压(BP)102/65 mmHg,SPO2 99%。一般情况:平车推入病房,神志清楚,对答切题,吐词清晰,精神萎靡,四肢厥冷,面色苍白,查体合作,表情淡漠,呼吸急促,唇、甲无发绀,无贫血貌。发育正常,体型肥胖。腹部饱满,未见胃肠型,中上腹肌稍紧张,上腹部压痛,以中上腹明显,伴有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莫非氏征阴性,肝肾区扣痛阴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0次/分。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巴氏征阴性。
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心室146次/分);T波改变;电轴右偏。随机指血糖:29.8mmol/L。糖化血红蛋白:Hi。血气分析:PH 7.210,PCO2 23.7mmHg,PO2 95mmHg,BE-18 mmol/L,HCO3 9.5 mmol/L,TCO2 10 mmol/L, SO2 96%,Na 131 mmol/L,iCa 0.65 mmol/L,HCT 58%PCV,Hb 19.7g/dl。胸部+上腹部CT:双肺下叶少许炎症;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腹水;脂肪肝,肝左叶小点状钙化灶。
血淀粉酶:1250.30 U/L↑↑。血清脂肪酶:1979.90 U/L↑。肾功提示尿素氮、肌酐进行性升高,最高达:尿素氮37.71 mmol/L↑、肌酐908.87 μmol/L↑。心肌酶谱普遍升高,其中肌酸激酶2334.15 U/L↑、CK同工酶71.01 U/L↑。肌钙蛋白I:阴性(-)。白蛋白30.63 g/L↓。电解质:钾5.60 mmol/L↑、钙1.23 mmol/L↓↓,其中钙持续下降,最低至1. 09 mmol/L。C反应蛋白持续升高,最高达311.48 mg/L↑。尿液分析:酮体+-、蛋白质+3 、尿比重1.03 、隐血+2 。尿微量白蛋白:200.00 mg/L↑。凝血功能、D-二聚体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1.
重症急性胰腺炎
2. 急性肾功能衰竭
3. 休克
4. 肠麻痹
5. 糖尿病
6. 脂肪肝
7. 腹水
8. 代谢性酸中毒
治疗过程:入院后予以禁食、持续胃肠减压、抑制胰腺分泌(生长抑素针)、抑制胰酶活性(加贝酯针)、抑酸(泮托拉唑针)、扩容、纠正休克、控制血糖(初为胰岛素泵,后逐渐改为甘精胰岛素针)、抗感染、清除炎症介质、抗凝、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支持、输血治疗。于1月16日开始行血液透析滤过+
血液灌流
(
HA330
)治疗,每次治疗4小时(
灌流
2小时),共治疗4次。经上述处理后患者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血淀粉酶下降至正常,肌酐逐渐下降,尿量增加,肝功、心肌酶谱逐渐下降至正常,CRP下降,钙逐渐上升,2月4日复查血常规:白细胞数目4.96×109 /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2.50 %、淋巴细胞百分比20.60 %、血小板数目58.00×109/L↓ 、血红蛋白浓度91.00 g/L↓。C反应蛋白17.18 mg/L↑。白蛋白38.06 g/L↓。心肌酶谱:肌酸激酶74.22 U/L、CK同工酶 7.38 U/L。钙1.89 mmol/L↓。肾功:肌酐131.96μmol/L↑。患者病情好转后要求出院。
出院情况:患者精神、食欲尚可,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查体:神清,呼吸平稳,轻度贫血貌,双肺呼吸音稍粗,术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齐,心音有力,全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

2讨论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为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具有起病急剧、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的特点。因此抢救
SAP
的关键在于治疗 SIRS并缓解全身感染症状,以改善预后和降低死亡率。
HA330血液灌流器
中的吸附剂为中性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清除体内炎性介质、血脂、淀粉酶等中大分子物质,从而达到
血液净化
目的,同时结合血液透析滤过,利用其调节水电解质的优势,能全面清除患者体内的多余代谢产物、炎性介质,调节内环境稳态。故有学者认为集成
血液净化技术
的应用将是SIRS和
MODS
治疗的趋势。同时也是治疗
重症胰腺炎
的有力手段。
(来源:重庆嘉陵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