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培养:挑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6-09-26
发布时间:2011-04-07 孙雪峰
提要:本文概述了我国终末期肾脏疾病治疗的现状与需求,以及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与问题; 阐述了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提出了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对策; 目的在于提高对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重视,促进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血液透析治疗需求。
关键词:血液透析; 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血液透析仍然是终末期肾脏疾病( ESRD) 的主要治疗手段。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ESRD 人群,但目前ESRD 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率不足20%。随着我国国民健康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患者将迅速增加; 而我国目前的血液透析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远不能满足需求。如何加强血液透析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关系到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 我国ESRD 治疗的现状与需求
据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 ~ 13%[1 - 2],推算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亿人;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糖尿病患者9240 万[3],其中1 /3 合并肾脏损害[4];而我国高血压患者约2 亿人[5],因高血压导致ESRD 患者为30. 7 人/10 万患者年[6]。另一方面,日本血液透析患者数量为2153 人/百万人口。综合上述资料推算我国ESRD 患者约100 ~ 200 万人。但是我国目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仅10 ~ 15 万人,导致我国ESRD 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大部分患者没能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而无奈死亡,或因治疗延迟而发生合并症、早期死亡。随着我国国民健康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患者迅速增加已成为必然。因此,对血液透析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巨大。
如果以血液透析患者100 万计算,则需要20 万台血液透析机才能满足治疗需求。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卫医政发〔2010〕32 号) ,则需要2 万名血液透析专业医生、至少需要8 万名血液透析专业护士以及1 万名工程技术人员。而我国目前的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远远不足。
2 我国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开展血液透析已经40 余年,
血液净化
治疗技术日益成熟,我国大型血液净化中心的设备、治疗水平以及患者存活时间、病死率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不容乐观。
2. 1 由于国家缺乏血液透析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标准,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基层血液透析的医生和护士并没有接受正规培训。
2. 2 国家缺乏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机制。目前国内的医学院校没有开设血液净化专业课程,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依赖于工作后的继续医学教育; 但既缺乏国家卫生管理部门认定的培训教育基地,又缺乏统一的培养教材和课件; 因此导致不同医疗单位的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水平差距巨大,国内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不容乐观。
2. 3 高水平的血液透析专业医护人员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型医疗中心,而基层医院合格的专业医护人员明显不足,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乡村血液透析专业医护人员缺乏严重。
2. 4 由于血液透析医护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导致我国血液透析治疗整体水平低下: ( 1) 透析并发症治疗达标率低下。肾性贫血达标率美国73%,瑞典85%,西班牙69%[7],而北京市仅42. 8%[8];2007 年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治疗达标率: 血钙达标率< 50%,血磷达标率< 40%,钙磷乘积达标率< 25%,而作为评价骨矿物质代谢紊乱重要指标的iPTH 检测率仅14. 6%[8]。( 2)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低下,血液透析患者5、10、20 年存活率, 2007 年日本为59. 7%、36. 3%和18. 3%; 北京市仅21. 4%、6. 7%和0. 24%[8]。( 3)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传染事件频发, 2009 年国内1 项43 个临床研究的Meta 分析结果: 血透患者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为41. 1%[9];而2003 年日本2169 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率仅为13. 4%,2007 年美国13 664 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率仅为11. 6%[10]。
2. 5 缺乏真正合格的血液透析工程技术人员,我国目前的血液透析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来源于医疗单位的设备维修人员或护士转行,前者对血液透析相关医学知识明显缺乏,后者对血液透析设备的原理、结构知识明显欠缺; 加之,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日益得到重视,需要精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熟悉临床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员。但我国面临的现状是有限的透析工程技术人员仅限于对血液透析设备进行初级维修和保养,提供最基础的技术支持,完全没有能力参与血液透析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和相关设备产品的研发。
3 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
3. 1 血液透析专业医生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 合格的血液透析专业医生除具备执业医生资质外,还应具备: ( 1) 熟练掌握肾脏生理和各种疾病时肾脏病理生理知识; ( 2) 熟练掌握急、慢性肾衰竭的血液透析适应证、禁忌证、血液透析处方以及血管通路建立技术; ( 3) 熟练掌握各种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诊治; ( 4) 掌握急救医学、心血管病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 5) 掌握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 6) 了解透析设备的原理和基本构造; ( 7) 具备一定的血液透析新技术和血液透析设备、产品的研发能力。
3. 2 血液透析专业护士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合格的血液透析专业护士除具备执业护士资质外,还应具备: ( 1) 熟练掌握各种血液透析治疗模式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 2) 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患者急救、营养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相关知识和技术;( 3) 熟练掌握各种血管通路的保养、护理和使用; ( 4) 掌握肾脏生理功能和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治原则;( 5) 了解血液各种透析处方的指证和内容; ( 6) 了解血液透析设备的原理和基本构造; ( 7) 具备一定血液透析护理技术建立和改良的能力。
3. 3 血液透析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 合格的血液透析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 ( 1) 熟练掌握各种血液透析设备的原理、基本构造; ( 2) 熟练掌握各种血液透析设备保养、消毒和初级维修技术; ( 3) 掌握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 4) 了解肾脏生理功能和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治原则; ( 5)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 ( 6)具备一定的血液透析设备、产品的研发能力。
4 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对策
尽管我国开展血液透析已经40 余年,但是满足上述资质和条件的血液透析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数量有限。而如前所述我国可能需要2 万名血液透析专业医生、8 万名血液透析专业护士以及1 万名工程技术人员。因此培养合格的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4. 1 整合现有医学院校教学资源,开设血液净化课程,在医学生本科教育阶段普及血液净化的基础知识,改变目前血液净化教学全部依赖工作后继续医学教育的局面。
4. 2 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建立血液净化培训中心和教育基地,建立标准血液净化培训教材和课件,全面提高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水平。
4. 3 实现医生多点执业,建立培训中心和教育基地与基层医疗单位医护人员的双向流动制度。使得培训中心和教育基地的高级医护人员能不断地到基层医疗单位指导临床工作;基层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能多次、持续地到培训中心和教育基地接受培训,改变目前基层医疗单位的血液透析医护人员得不到长期、持续培训和教育的现状。
4. 4 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资源,建立血液净化工程专业,系统学习机电工程学、计算机学、信息学以及医学和医学工程学,培养高级血液透析工程技术人员,提高血液透析相关设备和产品的研发能力。
4. 5 建立国家血液透析从业人员资质标准和认证制度,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血液透析专业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4. 6 建立中国血液透析治疗指南,持续推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建立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累计与从业资格再认证相结合制度,促进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自觉接受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我国血液透析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全面提高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和素质,不仅系到血液透析治疗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数百万患者的医疗安全。因此,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学教育部门以及血液透析的从业人员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我国目前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面临严重挑战,但也是显著提高我国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增强血液净化设备的研发能力的机遇,对于我国血液透析专业的发展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孙雪峰
提要:本文概述了我国终末期肾脏疾病治疗的现状与需求,以及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与问题; 阐述了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提出了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对策; 目的在于提高对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的重视,促进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满足我国快速发展的血液透析治疗需求。
关键词:血液透析; 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血液透析仍然是终末期肾脏疾病( ESRD) 的主要治疗手段。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ESRD 人群,但目前ESRD 患者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率不足20%。随着我国国民健康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患者将迅速增加; 而我国目前的血液透析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远不能满足需求。如何加强血液透析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再教育关系到血液透析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1 我国ESRD 治疗的现状与需求
据国内部分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我国成人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10% ~ 13%[1 - 2],推算我国慢性肾脏病患者超过1亿人; 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流行病学调查,
我国糖尿病患者9240 万[3],其中1 /3 合并肾脏损害[4];而我国高血压患者约2 亿人[5],因高血压导致ESRD 患者为30. 7 人/10 万患者年[6]。另一方面,日本血液透析患者数量为2153 人/百万人口。综合上述资料推算我国ESRD 患者约100 ~ 200 万人。但是我国目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仅10 ~ 15 万人,导致我国ESRD 患者血液透析治疗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大部分患者没能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而无奈死亡,或因治疗延迟而发生合并症、早期死亡。随着我国国民健康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患者迅速增加已成为必然。因此,对血液透析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巨大。
如果以血液透析患者100 万计算,则需要20 万台血液透析机才能满足治疗需求。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血液透析室基本标准”( 卫医政发〔2010〕32 号) ,则需要2 万名血液透析专业医生、至少需要8 万名血液透析专业护士以及1 万名工程技术人员。而我国目前的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远远不足。
2 我国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开展血液透析已经40 余年,
血液净化
治疗技术日益成熟,我国大型血液净化中心的设备、治疗水平以及患者存活时间、病死率已经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是,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现状不容乐观。
2. 1 由于国家缺乏血液透析从业人员的资质认定标准,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基层血液透析的医生和护士并没有接受正规培训。
2. 2 国家缺乏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机制。目前国内的医学院校没有开设血液净化专业课程,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依赖于工作后的继续医学教育; 但既缺乏国家卫生管理部门认定的培训教育基地,又缺乏统一的培养教材和课件; 因此导致不同医疗单位的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水平差距巨大,国内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不容乐观。
2. 3 高水平的血液透析专业医护人员集中在大城市的大型医疗中心,而基层医院合格的专业医护人员明显不足,特别是偏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广大乡村血液透析专业医护人员缺乏严重。
2. 4 由于血液透析医护人员的整体水平较低,导致我国血液透析治疗整体水平低下: ( 1) 透析并发症治疗达标率低下。肾性贫血达标率美国73%,瑞典85%,西班牙69%[7],而北京市仅42. 8%[8];2007 年北京市血液透析患者骨矿物质代谢紊乱的治疗达标率: 血钙达标率< 50%,血磷达标率< 40%,钙磷乘积达标率< 25%,而作为评价骨矿物质代谢紊乱重要指标的iPTH 检测率仅14. 6%[8]。( 2)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活率低下,血液透析患者5、10、20 年存活率, 2007 年日本为59. 7%、36. 3%和18. 3%; 北京市仅21. 4%、6. 7%和0. 24%[8]。( 3) 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传染事件频发, 2009 年国内1 项43 个临床研究的Meta 分析结果: 血透患者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率为41. 1%[9];而2003 年日本2169 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率仅为13. 4%,2007 年美国13 664 例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率仅为11. 6%[10]。
2. 5 缺乏真正合格的血液透析工程技术人员,我国目前的血液透析工程技术人员主要来源于医疗单位的设备维修人员或护士转行,前者对血液透析相关医学知识明显缺乏,后者对血液透析设备的原理、结构知识明显欠缺; 加之,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日益得到重视,需要精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熟悉临床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员。但我国面临的现状是有限的透析工程技术人员仅限于对血液透析设备进行初级维修和保养,提供最基础的技术支持,完全没有能力参与血液透析信息化、数字化管理和相关设备产品的研发。
3 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
3. 1 血液透析专业医生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 合格的血液透析专业医生除具备执业医生资质外,还应具备: ( 1) 熟练掌握肾脏生理和各种疾病时肾脏病理生理知识; ( 2) 熟练掌握急、慢性肾衰竭的血液透析适应证、禁忌证、血液透析处方以及血管通路建立技术; ( 3) 熟练掌握各种血液透析相关并发症诊治; ( 4) 掌握急救医学、心血管病学、营养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 5) 掌握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 6) 了解透析设备的原理和基本构造; ( 7) 具备一定的血液透析新技术和血液透析设备、产品的研发能力。
3. 2 血液透析专业护士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合格的血液透析专业护士除具备执业护士资质外,还应具备: ( 1) 熟练掌握各种血液透析治疗模式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 2) 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患者急救、营养指导以及心理护理等相关知识和技术;( 3) 熟练掌握各种血管通路的保养、护理和使用; ( 4) 掌握肾脏生理功能和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治原则;( 5) 了解血液各种透析处方的指证和内容; ( 6) 了解血液透析设备的原理和基本构造; ( 7) 具备一定血液透析护理技术建立和改良的能力。
3. 3 血液透析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的资质和条件 合格的血液透析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 ( 1) 熟练掌握各种血液透析设备的原理、基本构造; ( 2) 熟练掌握各种血液透析设备保养、消毒和初级维修技术; ( 3) 掌握各种血液净化治疗模式的原理和基本操作; ( 4) 了解肾脏生理功能和急、慢性肾衰竭的诊治原则; ( 5) 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 ( 6)具备一定的血液透析设备、产品的研发能力。
4 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对策
尽管我国开展血液透析已经40 余年,但是满足上述资质和条件的血液透析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数量有限。而如前所述我国可能需要2 万名血液透析专业医生、8 万名血液透析专业护士以及1 万名工程技术人员。因此培养合格的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紧迫,任务十分艰巨。
4. 1 整合现有医学院校教学资源,开设血液净化课程,在医学生本科教育阶段普及血液净化的基础知识,改变目前血液净化教学全部依赖工作后继续医学教育的局面。
4. 2 整合现有医疗资源,建立血液净化培训中心和教育基地,建立标准血液净化培训教材和课件,全面提高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水平。
4. 3 实现医生多点执业,建立培训中心和教育基地与基层医疗单位医护人员的双向流动制度。使得培训中心和教育基地的高级医护人员能不断地到基层医疗单位指导临床工作;基层医疗单位的医护人员能多次、持续地到培训中心和教育基地接受培训,改变目前基层医疗单位的血液透析医护人员得不到长期、持续培训和教育的现状。
4. 4 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资源,建立血液净化工程专业,系统学习机电工程学、计算机学、信息学以及医学和医学工程学,培养高级血液透析工程技术人员,提高血液透析相关设备和产品的研发能力。
4. 5 建立国家血液透析从业人员资质标准和认证制度,从根本上提高我国血液透析专业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
4. 6 建立中国血液透析治疗指南,持续推行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建立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学分累计与从业资格再认证相结合制度,促进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自觉接受继续教育,全面提高我国血液透析医生、护士和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全面提高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和素质,不仅系到血液透析治疗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数百万患者的医疗安全。因此,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学教育部门以及血液透析的从业人员都必须给予高度重视。我国目前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面临严重挑战,但也是显著提高我国血液透析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增强血液净化设备的研发能力的机遇,对于我国血液透析专业的发展和治疗水平的提高意义重大。我们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