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指导系列之一: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专家共识

发布时间:2016-09-26

发布时间:2011-05-24

        1  营养治疗对慢性肾脏病的意义
        限制蛋白质饮食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行低蛋白饮食、尤其极低蛋白饮食治疗时,为防止营养不良,建议给病人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或必需氨基酸制剂。已有研究表明,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在延缓肾损害进展上疗效优于必需氨基酸制剂。
        研究表明,低蛋白饮食加复方α-酮酸制剂治疗有如下益处: (1)减轻氮质血症,改善代谢性酸中毒;(2)补充机体必需氨基酸,改善蛋白质代谢;(3)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4)提高脂酶活性,改善脂代谢;(5)降低高血磷,改善低血钙,减轻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6)减少蛋白尿排泄,延缓CKD 进展。
        2  营养治疗的实施方案
        2.1  透析前慢性肾脏病(非糖尿病肾病)病人
        2.1.1  蛋白入量
        CKD 第1 期[肾小球滤过率(GFR)≥90 ml/(min?1.73m2)]、2期[GFR 60~89 ml/(min?1.73 m2)]原则上宜减少饮食蛋白,推荐蛋白入量0.8 g/(kg?d)。
        从CKD 第3期[GFR<60 ml/(min?1.73m2)]即应开始低蛋白饮食治疗,推荐蛋白入量0.6 g/(kg ?d),并可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0.12 g/(kg?d)。
        若GFR 已重度下降[<25 ml/(min?1.73m2)],且病人对更严格蛋白限制能够耐受,则蛋白入量还可减至0.4 g/(kg?d)左右,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0.20 g/(kg?d)。由于复方α-酮酸制剂含钙(每片含钙50 mg),因此服药量较大时、尤其与活性维生素D 同时服用时要监测血钙,谨防高钙血症发生。
        在低蛋白饮食中,约50%蛋白应为高生物价蛋白。
        2.1.2  热量摄入
        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时,热量摄入需维持于30~35 kcal/(kg?d)。
        2.1.3  其他营养素
        各种维生素及叶酸应充分补充。当出现高磷血症时磷入量应限制在800 mg/d以下(最佳入量为500 mg/d)。
        2.2  透析前糖尿病肾病病人
        2.2.1  蛋白入量
        从出现蛋白尿起即应减少饮食蛋白,推荐蛋白入量0.8 g/(kg?d)。
        从GFR下降起,即应实施低蛋白饮食,推荐蛋白入量0.6 g/(kg?d),并可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0.12 g/(kg?d)。
        2.2.2  热量摄入
        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时,病人的热量摄入应基本与前述非糖尿病肾病病人相似,但是,肥胖的Ⅱ型糖尿病病人需适当限制热量(总热量摄入可比上述推荐量减少250~500 kcal/d),直至达到标准体重。由于病人蛋白入量(仅占总热量的10%左右)及脂肪入量(仅能占总热量的30%左右)均被限制,故所缺热量往往只能从碳水化合物补充,必要时应注射胰岛素保证碳水化合物利用。
        2.2.3  其他营养素
        与非糖尿病肾病病人要求相同。
        2.3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病人
        2.3.1  蛋白入量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推荐蛋白入量为1.2 g/(kg?d),当病人合并高分解状态的急性疾病时,蛋白入量应增加至1.3 g/(kg?d);维持性腹膜透析病人推荐蛋白入量为1.2~1.3 g/(kg?d)。50%饮食蛋白应为高生物价蛋白。可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0. 075~0. 120 g/(kg?d)。
        2.3.2  热量摄入
        推荐35 kcal/(kg?d),60岁以上、活动量较小、营养状态良好者,可减少至30~35 kcal/(kg?d)。
        2.3.3  其他营养素
        病人需同时供给各种维生素、叶酸及铁。
        3  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时对病人的监测
        在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时,必须对病人治疗顺从性及营养状况进行密切监测,以防营养不良发生。
        3.1  饮食治疗顺从性的监测
        3.1.1  蛋白入量监测
        测定病人24 h尿尿素排泄量,腹膜透析病人还应测24 h腹透液尿素排泄量,然后计算氮表现率蛋白相当量或总氮排出量蛋白相当量( Protein Equivalent of Nitrogen Appearance Rate, PNA) 或蛋白分解代谢率(Protein Catabolic Rate, PCR),在氮平衡情况下,其值应与蛋白入量相等。
        3.1.2  热量摄入监测
        根据病人3 d饮食记录,来计算病人实际摄入热量。
        3.2  病人营养状态的评估
        CKD 病人从GFR<60 ml/min起即易发生营养不良,故应从此开始对病人营养状态进行监测。对病人实施低蛋白饮食治疗后,更应规律地密切监测,治疗初或存在营养不良时推荐每月监测1次,而后每2~3个月监测1次。
        需应用下列多种方法检测,然后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对病人营养状态作出客观评估。
        3.2.1  人体测量:包括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和上臂肌围等。
        3.2.2  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血清胆固醇等。
        3.2.3  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GA)。

相关资讯:
1、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指导系列之二:血液透析患者的饮食原则
2、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指导系列之三:7克蛋白质早餐食谱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