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中毒性脑病1例

发布时间:2017-01-13

      【摘要】一规律血液透析15年患者,因右臀部脓包行手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3次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视症状。连续行三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后病情控制。
       1 临床资料
       主诉:规律血液透析15年,透析过程中反复发作四肢抽搐3次。
       现病史:患者,男性,64岁,规律血液透析15年,2016-02-29因右臀部脓包于外院行手术治疗,术后予“头孢唑林2g bid”抗感染治疗3天,于2016-03-02血透过程中出现反复四肢抽搐,牙关紧闭,双眼上视。
       既往史:“高血压病”29年,最高230/150mmHg,口服降压药治疗,近期血压控制良好;“2型糖尿病”28年,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近期血糖控制不详;“慢性丙型肝炎”病史多年,否认“结核”史,无外伤及输血史,无食物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预防接种史随社会。
       诊断:
      1.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
      2. 中毒性脑病
      3. 2型糖尿病
      4. 慢性病毒性丙型肝炎
      治疗过程:
      分别于2016年3月4日、3月7日、3月9日行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应用HA130血液灌流器血液灌流时间为120min,在之后的血液透析过程中,患者再无四肢抽搐,透析治疗均顺利完成。
       2 讨论
       由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免疫力较低,易并发感染,本例患者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合并有“糖尿病”病史,术后常规使用头孢菌素预防感染。由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经肾排出比例为84%~87%,肾脏衰竭时药物会累积,慢性肾衰竭患者即使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其药物排泄率仍较健康者慢,半衰期(T1/2)较长,头孢菌素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清除的T1/2为4.7h,而在非透析期T1/2为37.5h。
       HD联合HP治疗CRF引起的头孢菌素脑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尿毒症头孢菌素脑病的致病物质既有小分子物质(如游离药物),又有其他中大分子物质,(如药物结合蛋白等)。HD能很好清除小分子,但对脂溶性高,蛋白结合力强,相对分子量大的药物或毒物清除率差。而HP用的树脂灌流器为中性大孔树脂,其吸附容量大,吸附速度快,血液相容性好,主要吸附中大分子物质,特别是对与蛋白结合紧密的物质,有较强的吸附力,故而两者联合治疗对缓解脑病症状有较强的作用,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