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毒蛇咬伤,医护人员该如何处理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1-09-07
目前估计,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威胁着大约10亿人口。在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其中,有剧毒、危害巨大的有10种,如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腹蛇、竹叶青等,咬伤后能致人死亡。这些毒蛇夏秋多在南方森林、山区、草地中出现,当人在割草、砍柴、军训时易被毒蛇咬伤。那么,当遇到毒蛇咬伤患者,该如何处理?
1“假性脑死亡”:尽早净化血液
“假性脑死亡”见于神经毒或以神经毒为主的混合毒类毒蛇伤。患者可出现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要用升压药维持,仅有心跳,而容易被误认为是脑死亡而放弃抢救。但是,经积极治疗可痊愈,因此,被称为神经毒素所致的“假性脑死亡”。
救治:须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通气。尽早采用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等将蛇毒排出体外,在准备
血液净化
器械前,先按程序化使用1支抗银环蛇毒血清以中和体内蛇毒,血液净化后再加用2支抗银环蛇毒血清。部分蛇毒与组织受体结合力强不易分离或分离慢,必要时第二天再重复1次,至患者清醒为止。
2眼镜蛇王咬伤:早期足量使用抗蛇毒血清
被眼镜蛇王咬伤后,部分地区死亡率高达80%。
救治:早期足量使用抗眼镜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同时尽早用血液净化治疗,出现呼吸衰竭用呼吸机人工通气。
3眼镜蛇咬伤:伤口清创要彻底
眼镜蛇毒液主要毒性成分包括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及一些酶类,其毒性蛋白可引起咬伤部位疼痛、红肿、渗出及疏松结缔组织水肿与坏死,临床上尤以细胞毒素表现最为突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管能通过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00,而中华眼镜蛇毒的相对分子量为11100,一般不易进入血管。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主要沿着肌间隙、淋巴管渗透,容易聚集在疏松结缔组织较多的部位如手背或足背处。被其毒素侵入的细胞很快就发生胞膜破裂、核溶解、组织结构模糊不清等坏死性改变;在坏死区周围可见组织细胞严重肿胀、空泡变性及微血管栓塞等损伤性改变。有些受伤肢体局部组织由于蛇毒的作用使血管神经受损,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溃疡迁延不愈。随着时间发展为坏死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局部皮肤软组织肿胀坏死广泛,最终必须进行植皮甚至截肢治疗。
救治:对于眼镜蛇咬伤患者,一定要对伤口清创彻底,防止进一步破坏,同时要注意向心性潜行破坏到其他地方,引起其他地方溃烂坏死。
4竹叶青蛇咬伤:常规治疗加激素
竹叶青蛇咬伤后,可引起血液功能障碍,出现类似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血液改变,如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等。但是,临床表现较轻,仅出现皮下出血、血尿等,不出现诸如休克、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等症状。患者甚至会在病后3~7天时,出现症状缓解而血液检查加重的症状与血液检查分离现象。
救治:一般按常规治疗加连用3天皮质激素如甲强龙125mg,3次/天,严重者可加用新鲜冰冻血浆400mL或血小板1~2单位。
5危重型毒蛇伤:综合救治
危重型毒蛇伤主要出现在血循毒的毒蛇伤,如蝰蛇咬伤,病情变化复杂,容易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一般早期表现有血浆渗漏到第三间隙的“渗漏综合征”,全身浮肿,血容量不足,低钠血症等。
救治:综合救治措施,足量应用抗蛇毒血清;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654-220mg+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每天1次,连用1周;甲强龙125mg静注,每6小时1次,连用3天;霍姆250mL(含10.5g氯化钠、19g羟乙基淀粉40)静滴,每天1次,连用3天。必要时加用血液净化如血浆置换或无肝素血液透析。
6血循毒蛇伤:抗凝治疗
血循毒蛇伤,表现为出血、溶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容易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主要以预防为主。
救治:根据病情输血小板、冷凝集或纤维蛋白原,补充凝血因子,最好输新鲜血浆或全血。必要时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抗凝治疗是阻断DIC病理过程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由于蛇毒的促凝作用,一般不能被肝素所拮抗,所以不使用肝素抗凝。
7“无毒”蛇或游蛇类咬伤:针对中毒表现而选药
无毒蛇作为宠物蛇家养,不小心咬伤后出现中毒表现,其处理流程与游蛇类一样,即伤口常规处理后,针对中毒表现分辨出血循毒抑或是神经毒,选用抗神经毒或血循毒的抗蛇毒血清。
目前估计,全世界共有蛇类2500种,其中,毒蛇约650余种,威胁着大约10亿人口。在我国,两广地区蛇害严重,每年蛇咬伤的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二十五。其中,有剧毒、危害巨大的有10种,如眼镜蛇、五步蛇、银环蛇、蝰蛇、腹蛇、竹叶青等,咬伤后能致人死亡。这些毒蛇夏秋多在南方森林、山区、草地中出现,当人在割草、砍柴、军训时易被毒蛇咬伤。那么,当遇到毒蛇咬伤患者,该如何处理?
1“假性脑死亡”:尽早净化血液
“假性脑死亡”见于神经毒或以神经毒为主的混合毒类毒蛇伤。患者可出现深昏迷、脑干反射消失,眼球固定、双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无自主呼吸、要用升压药维持,仅有心跳,而容易被误认为是脑死亡而放弃抢救。但是,经积极治疗可痊愈,因此,被称为神经毒素所致的“假性脑死亡”。
救治:须进行气管插管,呼吸机维持通气。尽早采用血液净化技术如血浆置换、 血液灌流 等将蛇毒排出体外,在准备 血液净化 器械前,先按程序化使用1支抗银环蛇毒血清以中和体内蛇毒,血液净化后再加用2支抗银环蛇毒血清。部分蛇毒与组织受体结合力强不易分离或分离慢,必要时第二天再重复1次,至患者清醒为止。
2眼镜蛇王咬伤:早期足量使用抗蛇毒血清
被眼镜蛇王咬伤后,部分地区死亡率高达80%。
救治:早期足量使用抗眼镜蛇毒血清和抗银环蛇毒血清,同时尽早用血液净化治疗,出现呼吸衰竭用呼吸机人工通气。
3眼镜蛇咬伤:伤口清创要彻底
眼镜蛇毒液主要毒性成分包括细胞毒素、神经毒素及一些酶类,其毒性蛋白可引起咬伤部位疼痛、红肿、渗出及疏松结缔组织水肿与坏死,临床上尤以细胞毒素表现最为突出。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管能通过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5000,而中华眼镜蛇毒的相对分子量为11100,一般不易进入血管。中华眼镜蛇细胞毒素主要沿着肌间隙、淋巴管渗透,容易聚集在疏松结缔组织较多的部位如手背或足背处。被其毒素侵入的细胞很快就发生胞膜破裂、核溶解、组织结构模糊不清等坏死性改变;在坏死区周围可见组织细胞严重肿胀、空泡变性及微血管栓塞等损伤性改变。有些受伤肢体局部组织由于蛇毒的作用使血管神经受损,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溃疡迁延不愈。随着时间发展为坏死不断扩大,从而导致局部皮肤软组织肿胀坏死广泛,最终必须进行植皮甚至截肢治疗。
救治:对于眼镜蛇咬伤患者,一定要对伤口清创彻底,防止进一步破坏,同时要注意向心性潜行破坏到其他地方,引起其他地方溃烂坏死。
4竹叶青蛇咬伤:常规治疗加激素
竹叶青蛇咬伤后,可引起血液功能障碍,出现类似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血液改变,如血小板、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凝血酶原时间异常等。但是,临床表现较轻,仅出现皮下出血、血尿等,不出现诸如休克、多发性微血管栓塞等症状。患者甚至会在病后3~7天时,出现症状缓解而血液检查加重的症状与血液检查分离现象。
救治:一般按常规治疗加连用3天皮质激素如甲强龙125mg,3次/天,严重者可加用新鲜冰冻血浆400mL或血小板1~2单位。
5危重型毒蛇伤:综合救治
危重型毒蛇伤主要出现在血循毒的毒蛇伤,如蝰蛇咬伤,病情变化复杂,容易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一般早期表现有血浆渗漏到第三间隙的“渗漏综合征”,全身浮肿,血容量不足,低钠血症等。
救治:综合救治措施,足量应用抗蛇毒血清;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654-220mg+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每天1次,连用1周;甲强龙125mg静注,每6小时1次,连用3天;霍姆250mL(含10.5g氯化钠、19g羟乙基淀粉40)静滴,每天1次,连用3天。必要时加用血液净化如血浆置换或无肝素血液透析。
6血循毒蛇伤:抗凝治疗
血循毒蛇伤,表现为出血、溶血和急性肾功能衰竭,容易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主要以预防为主。
救治:根据病情输血小板、冷凝集或纤维蛋白原,补充凝血因子,最好输新鲜血浆或全血。必要时采用无肝素血液透析。抗凝治疗是阻断DIC病理过程最主要的措施之一,由于蛇毒的促凝作用,一般不能被肝素所拮抗,所以不使用肝素抗凝。
7“无毒”蛇或游蛇类咬伤:针对中毒表现而选药
无毒蛇作为宠物蛇家养,不小心咬伤后出现中毒表现,其处理流程与游蛇类一样,即伤口常规处理后,针对中毒表现分辨出血循毒抑或是神经毒,选用抗神经毒或血循毒的抗蛇毒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