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水平能否提示脓毒症需要辅助吸附治疗?
发布时间:2019-12-16
感染/脓毒症诊断中最常用的两种标志物是PCT和CRP。尽管它们很受临床欢迎,但它们均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PCT可在细菌感染开始后几小时(2-4小时)内在血清中检测到,在24小时内达到峰值,经有效治疗后开始下降,根据其半衰期,每天下降约50%。相比之下,CRP表现出相似但延迟的反应,通常在48小时内达到峰值。此外,大多数ICU患者的CRP水平普遍升高,使得CRP水平变化很难以解释。CRP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其缓慢的动力学,即它的变化水平远远滞后于炎症反应的实际发展过程。
与CRP相比,P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将细菌感染与其他病因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区分开来。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以PCT水平为基础的抗生素治疗策略有多个益处,如减少抗生素的处方量和较低的呼吸道感染,还可能缩短在ICU的抗生素治疗时间。
大多数临床专家希望有一定的生物标志物绝对值来诊断脓毒症/感染。但根据脓毒症的病理机制(PAMP/DAMP),我们应该认识到脓毒症不是一种明确定义的疾病,因此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用一个绝对的生物标记物阈值来定义。但研究发现,尽管不同患者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标记物水平绝对值存在差异,但其动力学变化可能表现出相似的模式,可能更有助于诊断。Tsangaris等人研究了在ICU中治疗了10天以上、没有感染并且出现新发发热的患者。研究显示,已证实感染的患者在发热开始的前一天到发热开始的当天,PCT水平增加了2倍;而在没有感染的患者中,PCT与前几天比较均保持较低水平。他们的结论是,发热当天的PCT值必须与前一天的值相比较才能诊断感染。此外,在“正常”清除和无再诱导的情况下,发热后第三天的PCT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与更好的生存结果显著相关。这与Oveges等人最近的初步研究结果一致。在ICU患者中,感染患者从怀疑感染的前一天到确诊感染的当天的PCT水平变化,与非感染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虽然两组患者前一天的PCT值相似,但感染组患者显著增加,而非感染组无变化。这些结果表明PCT在诊断感染方面,动力学变化可能比绝对值更有用。
PCT辅助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指示吸附等辅助治疗的开始时机。核心问题是,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这些治疗,以及哪些患者将受益最大?以下总结了一些辅助治疗的基本治疗时机:
(i)严重的脓毒性休克,表现为高的血管加压素需求和至少涉及两个器官的多器官衰竭;
(ii)复苏和抗菌治疗后几小时内症状无好转;
(iii)当PCT值保持不变或在无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增加时。图2总结了这一概念。

有证据表明,PCT动力学变化水平反映了在数小时内或在24小时内进行的治疗适当否。然而,这一假设需要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进一步验证。一种多模态、个性化的方法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多模态”方法意味着同时考虑多个临床生化指标,而“个性化”指的是考虑某些参数(如PCT)的变化/动力学,而不是只考虑“固定的”绝对值。
文献来源:
Becze Z, Molnár Z, Fazakas J. Can procalcitonin levels indicate the need for adjunctive therapies in sep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15, 46: S13-S18.
感染/脓毒症诊断中最常用的两种标志物是PCT和CRP。尽管它们很受临床欢迎,但它们均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PCT可在细菌感染开始后几小时(2-4小时)内在血清中检测到,在24小时内达到峰值,经有效治疗后开始下降,根据其半衰期,每天下降约50%。相比之下,CRP表现出相似但延迟的反应,通常在48小时内达到峰值。此外,大多数ICU患者的CRP水平普遍升高,使得CRP水平变化很难以解释。CRP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其缓慢的动力学,即它的变化水平远远滞后于炎症反应的实际发展过程。
与CRP相比,PCT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将细菌感染与其他病因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区分开来。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以PCT水平为基础的抗生素治疗策略有多个益处,如减少抗生素的处方量和较低的呼吸道感染,还可能缩短在ICU的抗生素治疗时间。
大多数临床专家希望有一定的生物标志物绝对值来诊断脓毒症/感染。但根据脓毒症的病理机制(PAMP/DAMP),我们应该认识到脓毒症不是一种明确定义的疾病,因此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用一个绝对的生物标记物阈值来定义。但研究发现,尽管不同患者在不同条件下的生物标记物水平绝对值存在差异,但其动力学变化可能表现出相似的模式,可能更有助于诊断。Tsangaris等人研究了在ICU中治疗了10天以上、没有感染并且出现新发发热的患者。研究显示,已证实感染的患者在发热开始的前一天到发热开始的当天,PCT水平增加了2倍;而在没有感染的患者中,PCT与前几天比较均保持较低水平。他们的结论是,发热当天的PCT值必须与前一天的值相比较才能诊断感染。此外,在“正常”清除和无再诱导的情况下,发热后第三天的PCT水平恢复到正常范围与更好的生存结果显著相关。这与Oveges等人最近的初步研究结果一致。在ICU患者中,感染患者从怀疑感染的前一天到确诊感染的当天的PCT水平变化,与非感染患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虽然两组患者前一天的PCT值相似,但感染组患者显著增加,而非感染组无变化。这些结果表明PCT在诊断感染方面,动力学变化可能比绝对值更有用。
PCT辅助的治疗策略有助于指示吸附等辅助治疗的开始时机。核心问题是,什么时候应该开始这些治疗,以及哪些患者将受益最大?以下总结了一些辅助治疗的基本治疗时机:
(i)严重的脓毒性休克,表现为高的血管加压素需求和至少涉及两个器官的多器官衰竭;
(ii)复苏和抗菌治疗后几小时内症状无好转;
(iii)当PCT值保持不变或在无临床症状的情况下增加时。图2总结了这一概念。

有证据表明,PCT动力学变化水平反映了在数小时内或在24小时内进行的治疗适当否。然而,这一假设需要在未来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进一步验证。一种多模态、个性化的方法可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制定治疗方案。“多模态”方法意味着同时考虑多个临床生化指标,而“个性化”指的是考虑某些参数(如PCT)的变化/动力学,而不是只考虑“固定的”绝对值。
文献来源:
Becze Z, Molnár Z, Fazakas J. Can procalcitonin levels indicate the need for adjunctive therapies in sepsi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2015, 46: S13-S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