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330吸附治疗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病例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3-12-27 主诉:患者,男性,24岁,因眼黄、尿黄、皮肤黄染,腹胀10余天,有皮肤瘙痒,当地查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于2013年8月11日入院。
查体:T:37℃ ;P:82次/分; R:20次/分;BP:106/66mmHg
一般情况:神清,慢性肝病面容,精神尚可,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无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
实验室检查:
ALT: 753IU/L↑;AST: 194IU/L↑;TBIL: 671.4umol/L↑ DBIL: 465.2umol/L↑; IBIL: 206.2umol/L↑;APTT:60.8秒↑ 肝胆脾胰CT:脾大,胃底及肝门区多发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
诊断明确: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血液净化治疗情况:
8月15日 神清,精神食欲一般,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全身皮肤有难以忍受瘙痒,给予第1次血浆胆红素吸附(
BS330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
)治疗,术后无不良反应。
8月17日 进行第2次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减轻,自述皮肤瘙痒有明显改善
8月19日 进行第3次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术后患者黄疸消退明显,皮肤稍微有点瘙痒
8月22日 进行第4次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患者神清,精神食欲好,黄疸较前进一步下降,无瘙痒。 8月26日 进行第5次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胆红素下降至173umol/ml。
行血浆胆红素吸附术前术后的总胆红素浓度(umol/ml)
行血浆胆红素吸附术前术后的血红蛋白浓度(g/L)
行血浆胆红素吸附术前术后的血小板计数(×109/L)
BS330吸附治疗图
治疗后经验总结:
①病人病情的变化,有可能出现反弹现象,所以疗程化的治疗必不可少。 ②特异性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效果明显。 ③综合治疗基础上通过
血液净化
吸附等合理治疗,病人病情转归良好,最后康复出院。
主诉:患者,男性,24岁,因眼黄、尿黄、皮肤黄染,腹胀10余天,有皮肤瘙痒,当地查乙肝表面抗原为阳性,于2013年8月11日入院。
查体:T:37℃ ;P:82次/分; R:20次/分;BP:106/66mmHg
一般情况:神清,慢性肝病面容,精神尚可,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无出血点,无肝掌及蜘蛛痣。
实验室检查:
ALT: 753IU/L↑;AST: 194IU/L↑;TBIL: 671.4umol/L↑ DBIL: 465.2umol/L↑; IBIL: 206.2umol/L↑;APTT:60.8秒↑ 肝胆脾胰CT:脾大,胃底及肝门区多发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
诊断明确: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血液净化治疗情况:8月15日 神清,精神食欲一般,全身皮肤巩膜深度黄染,全身皮肤有难以忍受瘙痒,给予第1次血浆胆红素吸附( BS330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 )治疗,术后无不良反应。
8月17日 进行第2次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减轻,自述皮肤瘙痒有明显改善
8月19日 进行第3次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术后患者黄疸消退明显,皮肤稍微有点瘙痒
8月22日 进行第4次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患者神清,精神食欲好,黄疸较前进一步下降,无瘙痒。
8月26日 进行第5次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胆红素下降至173umol/ml。
行血浆胆红素吸附术前术后的总胆红素浓度(umol/ml)
行血浆胆红素吸附术前术后的血红蛋白浓度(g/L)
行血浆胆红素吸附术前术后的血小板计数(×109/L)
BS330吸附治疗图
治疗后经验总结:
①病人病情的变化,有可能出现反弹现象,所以疗程化的治疗必不可少。 ②特异性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效果明显。 ③综合治疗基础上通过
血液净化
吸附等合理治疗,病人病情转归良好,最后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