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RT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
发布时间:2016-09-26
发布时间:2013-04-16
治疗时机:2000年初期,Ronco和Bellomo提出ARF的指征包括:非梗阻性少尿(UO<200mL/12h)、无尿(UO<50mL/12h)、重度代谢性酸中毒(pH<7.1)、氮质血症(BUN>30mmol/L)、药物应用过量且可被透析清除、高钾血症(K+>6.5mmol/L)或血钾迅速升高、怀疑与
尿毒症
有关的心内膜炎、脑病、神经系统病变或肌病、严重的钠离子紊乱(血Na+>160mmol/L或<115mmol/L)、临床上对利尿剂无反应的水肿(尤其是肺水肿)、无法控制的高热(直肠温>39.5℃)、病理性凝血障碍需要大量血制品。符合上述标准中任何1项,即可开始CRRT,而符合 2项时必须开始CRRT。但是,上述建议没有确切的循证医学依据。多数文献认为早期行RRT治疗可能是有益的,但“早期”的标准并不一致。RIFLE分级标准诞生后,赞同采用该标准定义ARF的越来越多,有可能从中为早期RRT提供可用的方案。
专家建议指征
尿量和肌酐是RIFLE分级采用的两个指标。采用尿量和(或)肌酐作为指标决定RRT时机究竟孰优孰劣,尚无定论。根据一项对560名肾脏病和ICU专家的问卷调查发现,接近一半的专家将单纯的少尿作为RRT开始的指征。Bou- man C 等对合并ARF的重症患者(n=106例) 进行的RCT研究显示,早期血滤组(持续少尿≤12h)的28 d存活率和肾功能恢复率与晚期血滤组[尿素>40mmol/L和(或)氧合指数<150mmHg,PEEP 10cmH2O]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Ⅱ级证据)。该研究的晚期血滤组有半数患者血清BUN水平未达40mmol/L,由于肺部原因而不得已提前行CVVH,这一设计中的缺陷可能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原因,即便如此,至少表明早期血滤未引起存活率降低。在一项心脏手术后接受CVVH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观察到,以利尿剂应用后8h内尿量少于100ml为指标行CVVH的早期组住院死亡率低于晚期(无论尿量多少,BUN≥30mmol/L、Cr≥250μmol/L或胰岛素-葡萄糖治疗后血K+仍≥6mmol/L)CVVH治疗组,提示以少尿为指标的早期CVVH有利于改善预后[ Ⅳ级证据]。
Demirkilic的历史性回顾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他在1992年到1996年期间,将心脏手术后血肌酐超过443μmol/L或应用葡萄糖-胰岛素后血钾仍超过5.5mmol/L,而无论尿量多少作为CVVHDF的指征;而在1996年至2001年期间,以术后连续8小时尿量少于100ml,给速尿50mg无效即行CVVHDF,结果发现,后组开始 CVVHDF治疗的时间明显提前,ICU留滞天数、病死率和住院病死率、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Ⅳ级证据]。 然而,最近也有研究者用血肌酐值作为指标,结果显示,血肌酐≤309 μmol/L时接受RRT治疗,其疗效显著好于血肌酐>309 μmol/L接受RRT的患者[Ⅲ级证据]。以BUN作为RRT开始指标的创伤患者(n=100)回顾性研究表明,早期组(平均BUN 15 mmol/L时接受RRT)的存活率高于晚期组(平均BUN 43 mmol/L时接受RRT)(39% vs 20%),然而两组患者接受RRT前肌酐水平无差异,显然与前一研究持有不同的观点。以肾衰时间为指标的研究,显示肾衰发生时间<2天接受RRT治疗者,其疗效显著好于肾衰发生时间>5天接受RRT治疗的效果。不一而足,采用何种指标,如何界定,仍无结论,然而,所有研究结果都认定早接受CRRT的疗效优于晚接受治疗。
治疗时机:2000年初期,Ronco和Bellomo提出ARF的指征包括:非梗阻性少尿(UO<200mL/12h)、无尿(UO<50mL/12h)、重度代谢性酸中毒(pH<7.1)、氮质血症(BUN>30mmol/L)、药物应用过量且可被透析清除、高钾血症(K+>6.5mmol/L)或血钾迅速升高、怀疑与
尿毒症
有关的心内膜炎、脑病、神经系统病变或肌病、严重的钠离子紊乱(血Na+>160mmol/L或<115mmol/L)、临床上对利尿剂无反应的水肿(尤其是肺水肿)、无法控制的高热(直肠温>39.5℃)、病理性凝血障碍需要大量血制品。符合上述标准中任何1项,即可开始CRRT,而符合 2项时必须开始CRRT。但是,上述建议没有确切的循证医学依据。多数文献认为早期行RRT治疗可能是有益的,但“早期”的标准并不一致。RIFLE分级标准诞生后,赞同采用该标准定义ARF的越来越多,有可能从中为早期RRT提供可用的方案。
专家建议指征
尿量和肌酐是RIFLE分级采用的两个指标。采用尿量和(或)肌酐作为指标决定RRT时机究竟孰优孰劣,尚无定论。根据一项对560名肾脏病和ICU专家的问卷调查发现,接近一半的专家将单纯的少尿作为RRT开始的指征。Bou- man C 等对合并ARF的重症患者(n=106例) 进行的RCT研究显示,早期血滤组(持续少尿≤12h)的28 d存活率和肾功能恢复率与晚期血滤组[尿素>40mmol/L和(或)氧合指数<150mmHg,PEEP 10cmH2O]的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意义(Ⅱ级证据)。该研究的晚期血滤组有半数患者血清BUN水平未达40mmol/L,由于肺部原因而不得已提前行CVVH,这一设计中的缺陷可能是影响结果的重要原因,即便如此,至少表明早期血滤未引起存活率降低。在一项心脏手术后接受CVVH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中观察到,以利尿剂应用后8h内尿量少于100ml为指标行CVVH的早期组住院死亡率低于晚期(无论尿量多少,BUN≥30mmol/L、Cr≥250μmol/L或胰岛素-葡萄糖治疗后血K+仍≥6mmol/L)CVVH治疗组,提示以少尿为指标的早期CVVH有利于改善预后[ Ⅳ级证据]。
Demirkilic的历史性回顾研究也得出相似的结论,他在1992年到1996年期间,将心脏手术后血肌酐超过443μmol/L或应用葡萄糖-胰岛素后血钾仍超过5.5mmol/L,而无论尿量多少作为CVVHDF的指征;而在1996年至2001年期间,以术后连续8小时尿量少于100ml,给速尿50mg无效即行CVVHDF,结果发现,后组开始 CVVHDF治疗的时间明显提前,ICU留滞天数、病死率和住院病死率、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缩短[Ⅳ级证据]。 然而,最近也有研究者用血肌酐值作为指标,结果显示,血肌酐≤309 μmol/L时接受RRT治疗,其疗效显著好于血肌酐>309 μmol/L接受RRT的患者[Ⅲ级证据]。以BUN作为RRT开始指标的创伤患者(n=100)回顾性研究表明,早期组(平均BUN 15 mmol/L时接受RRT)的存活率高于晚期组(平均BUN 43 mmol/L时接受RRT)(39% vs 20%),然而两组患者接受RRT前肌酐水平无差异,显然与前一研究持有不同的观点。以肾衰时间为指标的研究,显示肾衰发生时间<2天接受RRT治疗者,其疗效显著好于肾衰发生时间>5天接受RRT治疗的效果。不一而足,采用何种指标,如何界定,仍无结论,然而,所有研究结果都认定早接受CRRT的疗效优于晚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