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230免疫吸附联合HA280血液灌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6-01-15
【摘要】近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院区
ICU
收治一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给予四次
DNA230
免疫吸附联合
HA280
血液灌流序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dsDNA由>800IU/ml下降至232.3IU/ml,ESR由54mm/h下降至4mm/h。目前已由
ICU
转入消化内科,近几日已出院。
1、临床资料
【患者病情】
主诉:患者老年女性,急性起病,以“周身疼痛1个月,腹痛2天”为主诉入院,血常规发现三系减少,系统检查后未见明显异常。10余天前出现口腔溃疡、舌周多发破溃疼痛、咽痛,就诊于盛京医院南湖院区,行喉镜检查提示急性咽喉炎,化验血常规提示三系减少,遂入盛京医院滑翔院区急诊继续治疗,经“马斯平”抗炎治疗后,患者咽痛舌周痛不见好转,三系减少请血液会诊,完善骨穿检查未见特殊异常,完善风湿免疫系列检查提示抗核抗体、抗SSA、抗双链DNA、抗核小体抗体阳性。2天前无诱因感腹痛,伴有腰背部疼痛,无腹胀,无排便排气,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血脂肪酶及淀粉酶升高,完善全腹CT提示:胰腺炎较前加重,腹腔渗出及腹水较前明显增多,双侧胸腔积液较前略多。胆囊炎,胆囊内少许泥沙样结石可能性大。肝右叶多发血管瘤。双肾窦内高密度影同前,左肾囊肿。现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由急诊转入
ICU
继续治疗。患者病来无发热,咳嗽咳黄黑色痰,无恶心呕吐,进食差,睡眠尚可,尿量少,具体不详,未排便,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冠心病病史6年,偶有胸痛,口服“救心丸”3-5分钟可缓解,近2年无胸痛发作。2014年秋季发现血压升高,收缩压最高达160-170mmHg,目前血压正常,波动在130-140/80mmHg。自诉近1-2年口服增强免疫力药物(百草益寿堂销售),具体药物不详。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外伤及输血史。40余岁时于陆军总院行子宫肌瘤及甲状腺结节手术。
[检查情况]
查体:T:37℃,BP:139/82mmHg,SPO2:100%,P:100次/分,呼吸:18次/分。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正常,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钝,律齐,腹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 Murphy征可疑阳性,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 Gullen征阴性,Grey-Turner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8.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90.9%,血红蛋白 92g/L,血小板计数 38*10^9/L。
尿常规:隐血+3,尿蛋白+2,红细胞196.82/ul,白细胞690/ul,管型30.72/ul,红细胞(高倍视野) 35.4/HP,白细胞(高倍视野) 124.1/HP。
CRP(急诊):C-反应蛋白 38.0mg/L。
DIC常规:纤维蛋白原含量2.5g/L,D-dimer 1288u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32.4mg/L,抗凝血酶活性测定65%。
肝功能:总蛋白39.4,白蛋白21.8g/L,白球比1.24,谷丙转氨酶123U/L,谷草转氨酶347U/L,总胆红素33.0umol/L,直接胆红素27.8umol/L,间接胆红素5.2umol/L,肌酸激酶116U/L,肌酸激酶MB同工酶13.9U/L,尿素15.22mmol/L,肌酐110umol/L,钾4.94mmol/L,钠136.8mmol/L,氯115.3mmol/L,钙1.83mmol/L,淀粉酶246.9IU/L,脂肪酶648.9U/L。
风湿免疫系列:NA1:10000阳性,抗-SS-A阳性(+),抗-Ro-52弱阳性(+-),抗-双链DNA 阳性(+),抗-核小体抗体阳性(+),抗-组蛋白抗体弱阳性(+-),风湿三项正常,甲胎蛋白40.47ng/mL,铁蛋白>1500.0ng/mL,维生素B12 >1500pg/mL。补体C3 0.3g/L,补体C4<0.07g/L。ESR:54mm/h。
【诊疗情况】
诊断:急性胰腺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急性胆囊炎 肝右叶多发血管瘤;急性咽喉炎;冠心病;低蛋白血症;离子紊乱;高甘油三酯血症;左肾囊肿。
治疗方案:特级护理;禁食水;继续予补液、抑酸、抑酶、保肝、抗炎、营养心肌神经、镇痛等系统支持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明确,目前合并急性胰腺炎,且胰腺炎进行性加重,应用激素治疗风险大,现行
血液灌流
治疗。
DNA230免疫吸附
联合
HA280血液灌流
治疗方案:
2015-03-06
DNA230免疫吸附
治疗2小时
2015-03-08
DNA230免疫吸附
治疗2小时
2015-03-09
HA280血液灌流
治疗2小时
2015-03-10
DNA230免疫吸附
治疗2小时
2015-03-11
HA280
免疫吸附治疗2小时
2015-03-12
DNA230免疫吸附
治疗2小时
2015-03-13
HA280
免疫吸附治疗2小时
2015-03-14
HA280
免疫吸附治疗2小时
【治疗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dsDNA由>800IU/ml下降至232.3IU/ml,血沉由54mm/h下降至4mm/h。后续加用甲强龙20mg每日一次静点控制病情。后转入消化内科患者继续抑酸、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急性胰腺炎,继续甲强龙20mg每日一次静点控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现生命体征平稳,状态可,无发热,无腹痛,淀粉酶及脂肪酶恢复正常,复查腹部CT示胰腺炎较前好转,已出院。
吸附前后的化验单:
2015-03-07 血沉:54mm/h
2015-03-07 dsDNA:>800IU/ml
2015-03-10血沉:24mm/h
2015-03-16血沉:4mm/h
2015-3-16 dsDNA:232.3 IU/ml
2、讨论
【治疗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不仅影响体液免疫,亦影响细胞免疫,补体系统亦有变化。其中抗ds-DNA抗体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的病情进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症
SLE
治疗需要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这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很大,长期大剂量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发感染而导致患者死亡的占
SLE
死亡的半数以上。采用DNA免疫吸附剂进行免疫吸附是一种特异性强的高效疗法。自1979年Terman等首次报道采用DNA免疫吸附剂
血液灌流
治疗1例重症
SLE
患者获得成功后,免疫吸附疗法日益受到临床医学的重视,免疫吸附是将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与吸附材料结合,制成吸附柱,采用体外循环技术,特异性地吸附体内相应的致病因子和毒性物质的技术方法。在与药物联合治疗中,增强机体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使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减少。Hiepe 等研究证实,DNA免疫吸附剂能清除
SLE
患者血浆中抗DNA 抗体,改善病情,治疗
SLE
有一定效果。
此
SLE
患者采用
DNA230免疫吸附
联合
HA280血液灌流
联合的治疗方案,不仅可以通过特异性的DNA免疫吸附技术清除自身抗体,同时可以通过
HA280
清除体内大量炎性介质及免疫复合物,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DNA230免疫吸附
联合
HA280血液灌流
联合的治疗技术凭借其优势将会在
SLE
等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近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滑翔院区
ICU
收治一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给予四次
DNA230
免疫吸附联合
HA280
血液灌流序贯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dsDNA由>800IU/ml下降至232.3IU/ml,ESR由54mm/h下降至4mm/h。目前已由
ICU
转入消化内科,近几日已出院。
1、临床资料
【患者病情】
主诉:患者老年女性,急性起病,以“周身疼痛1个月,腹痛2天”为主诉入院,血常规发现三系减少,系统检查后未见明显异常。10余天前出现口腔溃疡、舌周多发破溃疼痛、咽痛,就诊于盛京医院南湖院区,行喉镜检查提示急性咽喉炎,化验血常规提示三系减少,遂入盛京医院滑翔院区急诊继续治疗,经“马斯平”抗炎治疗后,患者咽痛舌周痛不见好转,三系减少请血液会诊,完善骨穿检查未见特殊异常,完善风湿免疫系列检查提示抗核抗体、抗SSA、抗双链DNA、抗核小体抗体阳性。2天前无诱因感腹痛,伴有腰背部疼痛,无腹胀,无排便排气,无恶心呕吐,无发热,血脂肪酶及淀粉酶升高,完善全腹CT提示:胰腺炎较前加重,腹腔渗出及腹水较前明显增多,双侧胸腔积液较前略多。胆囊炎,胆囊内少许泥沙样结石可能性大。肝右叶多发血管瘤。双肾窦内高密度影同前,左肾囊肿。现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系统诊治由急诊转入
ICU
继续治疗。患者病来无发热,咳嗽咳黄黑色痰,无恶心呕吐,进食差,睡眠尚可,尿量少,具体不详,未排便,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变化。
既往史:冠心病病史6年,偶有胸痛,口服“救心丸”3-5分钟可缓解,近2年无胸痛发作。2014年秋季发现血压升高,收缩压最高达160-170mmHg,目前血压正常,波动在130-140/80mmHg。自诉近1-2年口服增强免疫力药物(百草益寿堂销售),具体药物不详。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外伤及输血史。40余岁时于陆军总院行子宫肌瘤及甲状腺结节手术。
[检查情况]
查体:T:37℃,BP:139/82mmHg,SPO2:100%,P:100次/分,呼吸:18次/分。神志清楚,双瞳孔等大正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正常,巩膜无黄染,结膜无苍白。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心音钝,律齐,腹软,全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 Murphy征可疑阳性,肝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 Gullen征阴性,Grey-Turner征阴性,双下肢无水肿。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8.6*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90.9%,血红蛋白 92g/L,血小板计数 38*10^9/L。
尿常规:隐血+3,尿蛋白+2,红细胞196.82/ul,白细胞690/ul,管型30.72/ul,红细胞(高倍视野) 35.4/HP,白细胞(高倍视野) 124.1/HP。
CRP(急诊):C-反应蛋白 38.0mg/L。
DIC常规:纤维蛋白原含量2.5g/L,D-dimer 1288u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32.4mg/L,抗凝血酶活性测定65%。
肝功能:总蛋白39.4,白蛋白21.8g/L,白球比1.24,谷丙转氨酶123U/L,谷草转氨酶347U/L,总胆红素33.0umol/L,直接胆红素27.8umol/L,间接胆红素5.2umol/L,肌酸激酶116U/L,肌酸激酶MB同工酶13.9U/L,尿素15.22mmol/L,肌酐110umol/L,钾4.94mmol/L,钠136.8mmol/L,氯115.3mmol/L,钙1.83mmol/L,淀粉酶246.9IU/L,脂肪酶648.9U/L。
风湿免疫系列:NA1:10000阳性,抗-SS-A阳性(+),抗-Ro-52弱阳性(+-),抗-双链DNA 阳性(+),抗-核小体抗体阳性(+),抗-组蛋白抗体弱阳性(+-),风湿三项正常,甲胎蛋白40.47ng/mL,铁蛋白>1500.0ng/mL,维生素B12 >1500pg/mL。补体C3 0.3g/L,补体C4<0.07g/L。ESR:54mm/h。
【诊疗情况】
诊断:急性胰腺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
;急性胆囊炎 肝右叶多发血管瘤;急性咽喉炎;冠心病;低蛋白血症;离子紊乱;高甘油三酯血症;左肾囊肿。
治疗方案:特级护理;禁食水;继续予补液、抑酸、抑酶、保肝、抗炎、营养心肌神经、镇痛等系统支持对症支持治疗;完善相关检查后患者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明确,目前合并急性胰腺炎,且胰腺炎进行性加重,应用激素治疗风险大,现行
血液灌流
治疗。
DNA230免疫吸附
联合
HA280血液灌流
治疗方案:
2015-03-06
DNA230免疫吸附
治疗2小时
2015-03-08
DNA230免疫吸附
治疗2小时
2015-03-09
HA280血液灌流
治疗2小时
2015-03-10
DNA230免疫吸附
治疗2小时
2015-03-11
HA280
免疫吸附治疗2小时
2015-03-12
DNA230免疫吸附
治疗2小时
2015-03-13
HA280
免疫吸附治疗2小时
2015-03-14
HA280
免疫吸附治疗2小时
【治疗结果】
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dsDNA由>800IU/ml下降至232.3IU/ml,血沉由54mm/h下降至4mm/h。后续加用甲强龙20mg每日一次静点控制病情。后转入消化内科患者继续抑酸、抑制胰腺分泌、抗感染、补液等治疗急性胰腺炎,继续甲强龙20mg每日一次静点控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
。患者现生命体征平稳,状态可,无发热,无腹痛,淀粉酶及脂肪酶恢复正常,复查腹部CT示胰腺炎较前好转,已出院。
吸附前后的化验单:
2015-03-07 血沉:54mm/h
2015-03-07 dsDNA:>800IU/ml
2015-03-10血沉:24mm/h
2015-03-16血沉:4mm/h
2015-3-16 dsDNA:232.3 IU/ml
2、讨论
【治疗体会】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涉及许多系统和脏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产生多种自身抗体。可累及皮肤、浆膜、关节、肾及中枢神经系统等,并以自身免疫为特征,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不仅影响体液免疫,亦影响细胞免疫,补体系统亦有变化。其中抗ds-DNA抗体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
的病情进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重症
SLE
治疗需要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而这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危害很大,长期大剂量服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引发高血压、糖尿病、无菌性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合并使用免疫抑制剂并发感染而导致患者死亡的占
SLE
死亡的半数以上。采用DNA免疫吸附剂进行免疫吸附是一种特异性强的高效疗法。自1979年Terman等首次报道采用DNA免疫吸附剂
血液灌流
治疗1例重症
SLE
患者获得成功后,免疫吸附疗法日益受到临床医学的重视,免疫吸附是将具有高度特异性的抗原、抗体与吸附材料结合,制成吸附柱,采用体外循环技术,特异性地吸附体内相应的致病因子和毒性物质的技术方法。在与药物联合治疗中,增强机体对药物治疗的敏感性,使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减少。Hiepe 等研究证实,DNA免疫吸附剂能清除
SLE
患者血浆中抗DNA 抗体,改善病情,治疗
SLE
有一定效果。
此
SLE
患者采用
DNA230免疫吸附
联合
HA280血液灌流
联合的治疗方案,不仅可以通过特异性的DNA免疫吸附技术清除自身抗体,同时可以通过
HA280
清除体内大量炎性介质及免疫复合物,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我们相信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
DNA230免疫吸附
联合
HA280血液灌流
联合的治疗技术凭借其优势将会在
SLE
等免疫相关性疾病的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