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10】连续血液净化对脓毒性休克患儿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06

【文献解读】连续血液净化对脓毒性休克患儿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导 读

脓毒性休克多见于免疫低下的儿童,可造成内脏多器官损伤,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现阶段,针对脓毒性休克患儿,临床多通过机械通气、液体复苏、控制感染等措施帮助其延缓病情进展,继而改善预后。然而部分患儿经治疗后,仍会出现病情反复现象,继发各种并发症,从而加大治疗难度。连续血液净化(CBP)又名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是一种外源性清除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血液循环中的水分和溶质,维持内环境稳态。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90例,探讨CBP对其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0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5.87±1.32)岁;小儿危重病例评分表(PCIS)评分56~65分,平均PCIS评分(61.04±2.89)分。观察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5个月~8岁,平均年龄(5.93±1.30)岁;PCIS评分54~64分,平均PCIS评分(61.08±2.83)分。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①采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进行机械通气;②处理原发病并保证能量营养供给;③依据本地细菌流行病学以及原发病学特点,于确诊1h内予以患儿抗感染治疗,获得药敏结果后改用窄谱抗菌药物治疗;④确诊6h内完成液体复苏;⑤在充分扩容基础上,根据需要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⑥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维护各器官功能等。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行CBP治疗:经患儿颈内静脉或股静脉插管,并留置导管;调节血液净化机(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型号:DX-10)至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模式,选择适宜的管路及聚砜膜,随后进行体外循环管路血浆预冲;采用前后稀释法输注置换液,同步输注速率维持4000mL/h,前后稀释方式输入量分别占置换液的80%和20%,血泵转速设置为30~100mL/min,滤器更换频率为1次/24h,连续治疗72h。血液净化开始时从血管通道动脉端推注5000IU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之后每个小时追加上述剂量的四分之一。

观察指标

①炎性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d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水平。

②预后情况:比较两组的重症监护室转出时间、28d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2

结 果

炎性指标

治疗前,两组的PCT、WBC、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d后,两组的PCT、WBC、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预后情况

预后观察组的重症监护室转出时间短于对照组,28d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03

讨 论

小儿脓毒症是由各类感染、创伤引发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可进一步发展为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致使组织灌注不足、器官功能障碍,威胁患儿健康及生命安全。研究表明,当患者出现脓毒性休克症状时,体内炎性介质呈瀑布样释放,且种类繁多,既有抗炎介质也有促炎介质,不仅会促使机体炎性反应加重、扩大,还会造成免疫系统失衡,故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阻断连锁炎性反应至关重要。然而在现阶段,临床抗炎、抗感染措施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效果不稳定且并发症较多。因此,积极探寻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CBP的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快速清除血液循环及组织中的炎性介质,阻断其对组织器官的进一步损害,即使在炎性反应晚期,也可有效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机体免疫内稳态重建;二是能够纠正酸中毒、肠壁水肿以及高代谢状态,提高肺氧合能力,调节脏器血液灌注,进而为手术、药物应用等治疗创造条件。

与常规治疗不同的是,CBP能够持续稳定地调节电解质及水盐代谢,按需提供营养及药物治疗,同时稳定血流动力学。另外,CBP清除溶质的方式主要为吸附、对流以及弥散,通过吸附可有效清除患儿血液中的肽类、TNF三聚体等大分子物质;通过对流可有效清除PCT、CRP等中分子物质;通过弥散则可有效清除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由于可在保证有效循环血量的同时,平稳消除炎性因子、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改善内环境,故CBP可有效调节各项炎性指标,保护脏器功能,促进免疫平衡状态的恢复,进而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联合抗凝治疗,则可有效抑制体外循环中凝血系统的活化,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连续血液净化可调节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炎性指标,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镜,李佳,符佳,等.连续血液净化对儿童严重脓毒症预后的影响[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10):1211-1213.

[2]季大玺.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病中的应用及研究热点[J].中国血液净化,2003,2(3):117-120.

[3]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休克与脓毒症专业委员会.中国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9):741-756.

[4]刘金龙,王海青,王玉娟,等.糖皮质激素和连续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8,25(11):813-818.

[5]方旭晨,叶旭辉,涂春莲,等.连续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休克疗效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8,24(5):50-52.

[6]封志纯,常平,陶少华,等.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脓毒性休克[J].中华儿科杂志,2006,44(8):579-582.

[7]臧平,党西强,卢秀兰,等.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婴儿严重脓毒症的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8,25(9):655-660.

[8]朱长亮,龙洁.连续性血液净化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炎性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9,34(5):513-516.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