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中的血液净化应用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3-07-15
血浆吸附灌流与全血灌流治疗后血小板变化对比
于鑫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300162
目的:比较中毒患者中血浆吸附灌流(plasma perfusion PP)与全血灌流(Hemoperfusion HP)后血小板变化。
方法:实验分两组,各选择30例中毒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在行全血灌流或血浆吸附灌流前以及治疗后3小时检测血小板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
全血灌流
及血浆吸附灌流中,血小板均不同程度下降,二者相比,血浆吸附灌流治疗后血小板下降幅度较小,(P<0.05)。
结论:血浆吸附灌流可有效减少血小板减少。
CRRT在ICU应用的调查及分析
陈丽花,刘卫娟,李静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510120
目的:了解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在ICU的应用情况。
方法:对广东省二甲以上医院的监护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62.5%ICU开展CRRT技术,仅有10.9%的ICU开展的例数大于5例/月,61.8%的ICU是由ICU护士进行CRRT操作,护士认为CRRT技术的难点主要是抗凝、并发症处理和报警处理。
结论:系统的培训课程可以促进护士掌握CRRT技术
ICU床旁血液净化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
叶明荣,沈鹏飞,李镇星,刘长芳,石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 急诊危重病科201600
目的:根据ICU床旁血液净化常见报警情况讨论常见报警原因,提高ICU医师对床旁血液净化报警的识别处理能力,探讨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有效措施。
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急诊危重病科2006年至2012年应用床旁血液净化系统治疗的30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1028次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
结果:1028次报警原因中,其中以血路报警为主,占59.82%,旁路报警占19.07%,提示性报警占18.77%,其他原因占2.34%。
结论:在ICU床旁
血液净化
治疗过程中,有效判断报警原因,及时准确的处理,对于ICU床旁血液净化顺利有效进行至关重要。
连续性血液净化
救治儿童危重嗜血细胞综合征
张育才,戎群芳,崔云,陈容欣,徐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00040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患儿中嗜血细胞综合(hemophagoc-ytic syndrome, HPS)的临床特征,探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purification, CBP)在辅助救治儿童重症HPS患儿救治中的作用。
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共收治HPS患儿19例。其中12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CBP治疗,模式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ontinuous vein-vein hemodialysis/filtration, CVVHDF)或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 HVHF),置换液剂量为50-75ml/kg.h。观察治疗前后主要器官功能、血液电解质、血液铁蛋白等变化。
结果:19例患儿均急性起病,迅速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主要临床特征是:不规则发热或高热、肝脾肿大及明显肝功能损害、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8例,总病死率42.1%,其中CBP治疗组病死率为25%(3/12),未CBP治疗组病死率71.4%(5/7),死亡均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CBP治疗6-24h后,体温恢复正常范围,血液生化指标改善,血清铁蛋白、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降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好转,其中4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儿肺部病变改善,呼吸机参数下调。
结论:HPS是儿童MODS原因之一,3岁以下预后差。CBP辅助治疗儿童危重HPS合并MODS,具有短时间内降低体温,纠正电解质紊乱,稳定循环功能、改善肺、肝、脑功能等作用,可能是重症HPS有效的治疗措施。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时规范监测APTT降低治疗成本的探讨
张雪静,文淑华,王霞,季长高,唐静
北京朝阳医院SICU 100020
目的: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肝素抗凝时,规范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APPT)对延长滤器有效使用时间及降低CRRT治疗成本(包括血滤管路、滤器及APTT检测费用三项)的影响。
方法:将72例(共200个过滤期。若CRRT顺利进行,24h后更换滤器及管路,直至管路堵塞为一个过滤期;若24h内滤器堵塞,则更换后进入下一个过滤期。)脓毒症所致急性肾衰竭(ARF)行CRRT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开机4小时内每小时监测1次APTT,4小时后每4小时监测1次,对照组开机4小时后每4小时监测1次,对两组患者行CRRT的治疗成本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规范监测APTT可有效延长滤器使用时间(P=0.00),有效降低行CRRT成本(P=0.00)。
结论: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时规范监测APTT可以延长滤器的有效使用时间,降低CRRT治疗成本。
血浆吸附灌流与全血灌流治疗后血小板变化对比
于鑫
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 300162
目的:比较中毒患者中血浆吸附灌流(plasma perfusion PP)与全血灌流(Hemoperfusion HP)后血小板变化。
方法:实验分两组,各选择30例中毒患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在行全血灌流或血浆吸附灌流前以及治疗后3小时检测血小板数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
全血灌流
及血浆吸附灌流中,血小板均不同程度下降,二者相比,血浆吸附灌流治疗后血小板下降幅度较小,(P<0.05)。
结论:血浆吸附灌流可有效减少血小板减少。
CRRT在ICU应用的调查及分析
陈丽花,刘卫娟,李静
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510120
目的:了解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 CRRT)在ICU的应用情况。
方法:对广东省二甲以上医院的监护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62.5%ICU开展CRRT技术,仅有10.9%的ICU开展的例数大于5例/月,61.8%的ICU是由ICU护士进行CRRT操作,护士认为CRRT技术的难点主要是抗凝、并发症处理和报警处理。
结论:系统的培训课程可以促进护士掌握CRRT技术
ICU床旁血液净化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
叶明荣,沈鹏飞,李镇星,刘长芳,石斌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松江分院 急诊危重病科201600
目的:根据ICU床旁血液净化常见报警情况讨论常见报警原因,提高ICU医师对床旁血液净化报警的识别处理能力,探讨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有效措施。
方法:本文回顾分析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急诊危重病科2006年至2012年应用床旁血液净化系统治疗的308例急诊危重症患者,1028次报警原因及处理方法。
结果:1028次报警原因中,其中以血路报警为主,占59.82%,旁路报警占19.07%,提示性报警占18.77%,其他原因占2.34%。
结论:在ICU床旁
血液净化
治疗过程中,有效判断报警原因,及时准确的处理,对于ICU床旁血液净化顺利有效进行至关重要。
连续性血液净化
救治儿童危重嗜血细胞综合征
张育才,戎群芳,崔云,陈容欣,徐梁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 200040
目的:总结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收治患儿中嗜血细胞综合(hemophagoc-ytic syndrome, HPS)的临床特征,探讨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purification, CBP)在辅助救治儿童重症HPS患儿救治中的作用。
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PICU共收治HPS患儿19例。其中12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CBP治疗,模式为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continuous vein-vein hemodialysis/filtration, CVVHDF)或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 HVHF),置换液剂量为50-75ml/kg.h。观察治疗前后主要器官功能、血液电解质、血液铁蛋白等变化。
结果:19例患儿均急性起病,迅速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主要临床特征是:不规则发热或高热、肝脾肿大及明显肝功能损害、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死亡8例,总病死率42.1%,其中CBP治疗组病死率为25%(3/12),未CBP治疗组病死率71.4%(5/7),死亡均发生于3岁以下患儿。CBP治疗6-24h后,体温恢复正常范围,血液生化指标改善,血清铁蛋白、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乳酸脱氢酶(LDH)显著降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等好转,其中4例合并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患儿肺部病变改善,呼吸机参数下调。
结论:HPS是儿童MODS原因之一,3岁以下预后差。CBP辅助治疗儿童危重HPS合并MODS,具有短时间内降低体温,纠正电解质紊乱,稳定循环功能、改善肺、肝、脑功能等作用,可能是重症HPS有效的治疗措施。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时规范监测APTT降低治疗成本的探讨
张雪静,文淑华,王霞,季长高,唐静
北京朝阳医院SICU 100020
目的: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肝素抗凝时,规范监测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测定(APPT)对延长滤器有效使用时间及降低CRRT治疗成本(包括血滤管路、滤器及APTT检测费用三项)的影响。
方法:将72例(共200个过滤期。若CRRT顺利进行,24h后更换滤器及管路,直至管路堵塞为一个过滤期;若24h内滤器堵塞,则更换后进入下一个过滤期。)脓毒症所致急性肾衰竭(ARF)行CRRT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开机4小时内每小时监测1次APTT,4小时后每4小时监测1次,对照组开机4小时后每4小时监测1次,对两组患者行CRRT的治疗成本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规范监测APTT可有效延长滤器使用时间(P=0.00),有效降低行CRRT成本(P=0.00)。
结论: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时规范监测APTT可以延长滤器的有效使用时间,降低CRRT治疗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