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 甲亢合并慢乙肝怎么办?DPMAS人工肝可救治 !
发布时间:2024-06-06

一例甲亢合并慢乙肝患者诊疗病例分享
该病例来自于2023年度“千帆杯”病例大赛总决赛
一、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40岁
现病史:因“恶心腹泻眼黄身黄3周余”入院,外院“恩替卡韦”抗病毒、护肝、利胆诊治18天,身目黄染加重转院
既往史:20余年前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未就诊
家族史:弟弟乙肝,余个人史、流行病学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消瘦(BMI 15.9),心率113次/分,身目重度黄染,肝掌,甲状腺轻度肿大
辅助检查:
1)肝功能:

2)甲功能:

3)血常规:正常
4)乙肝标志物、肝炎病毒:HBsAg 11074IU/ml、 HBeAb 、 HBcAb 阳性; HBV - DNA (内标法): 7.66e4IU/ml;余嗜肝病毒(甲/丙/丁/戊肝、EBV、CMV):阴性
5)自身免疫:ANA 1:320, 余均为阴性;IgG4正常;铜铁代谢无异常
6)腹部彩超:肝脏实质回声密集稍增粗,慢性胆囊炎声像,胆汁粘稠,余无异常
7)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增大,回声增粗、分布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加,考虑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双侧颈部可见IV区淋巴结,考虑反应性淋巴结增生可能
8)核素甲状腺131I摄取试验: 甲状腺双侧叶轻度增大,摄取功能增强,考虑甲亢
9)彩超心脏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二、诊治简介
临床诊断:1.甲亢性肝损伤 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方案:人工肝序贯131I治疗
参考文献:




人工肝模式选择:DPMAS、DPMAS+PE



▲ 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模式
治疗经过:

治疗转归:
1)131I治疗后未出现甲亢危象,体温、心率未见明显升高;人工肝可为131I治疗保驾护航,术后避免甲亢危象
2)经治疗后患者总胆红素进行性下降(住院18天)

3)经治疗后患者甲状腺功能逐步恢复(住院18天)

三、病例讨论
1.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甲亢合并严重肝损伤的应用是一箭三雕:改善肝功能, 131I前创造机会, 131I后保障安全。
2. 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131I放射治疗是甲亢合并严重肝损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后续将进行相关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3. 人工肝术式的选择、治疗时机、治疗效应及安全性的评价均对病情把握非常关键。

一例甲亢合并慢乙肝患者诊疗病例分享
该病例来自于2023年度“千帆杯”病例大赛总决赛
一、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40岁
现病史:因“恶心腹泻眼黄身黄3周余”入院,外院“恩替卡韦”抗病毒、护肝、利胆诊治18天,身目黄染加重转院
既往史:20余年前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未就诊
家族史:弟弟乙肝,余个人史、流行病学史无特殊
体格检查:消瘦(BMI 15.9),心率113次/分,身目重度黄染,肝掌,甲状腺轻度肿大
辅助检查:
1)肝功能:

2)甲功能:

3)血常规:正常
4)乙肝标志物、肝炎病毒:HBsAg 11074IU/ml、 HBeAb 、 HBcAb 阳性; HBV - DNA (内标法): 7.66e4IU/ml;余嗜肝病毒(甲/丙/丁/戊肝、EBV、CMV):阴性
5)自身免疫:ANA 1:320, 余均为阴性;IgG4正常;铜铁代谢无异常
6)腹部彩超:肝脏实质回声密集稍增粗,慢性胆囊炎声像,胆汁粘稠,余无异常
7)甲状腺彩超:甲状腺增大,回声增粗、分布不均匀,血流信号增加,考虑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双侧颈部可见IV区淋巴结,考虑反应性淋巴结增生可能
8)核素甲状腺131I摄取试验: 甲状腺双侧叶轻度增大,摄取功能增强,考虑甲亢
9)彩超心脏及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
二、诊治简介
临床诊断:1.甲亢性肝损伤 2.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治疗方案:人工肝序贯131I治疗
参考文献:




人工肝模式选择:DPMAS、DPMAS+PE



▲ DPMAS(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模式
治疗经过:

治疗转归:
1)131I治疗后未出现甲亢危象,体温、心率未见明显升高;人工肝可为131I治疗保驾护航,术后避免甲亢危象
2)经治疗后患者总胆红素进行性下降(住院18天)

3)经治疗后患者甲状腺功能逐步恢复(住院18天)

三、病例讨论
1. 人工肝支持系统在甲亢合并严重肝损伤的应用是一箭三雕:改善肝功能, 131I前创造机会, 131I后保障安全。
2. 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131I放射治疗是甲亢合并严重肝损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后续将进行相关的高质量临床研究进行验证。
3. 人工肝术式的选择、治疗时机、治疗效应及安全性的评价均对病情把握非常关键。